11月25日中午,張漠寒連續發兩條微博對張培萌"反訴其家暴"作出回應,並曬出早前的一段錄音,表示自己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第一次因家暴報警後,公公婆婆及時趕到,讓自己撤銷報警,自己當著公公婆婆面和張培萌復盤每一次家暴經過的內容。
在錄音中,張漠寒講述了張培萌對自己幾次家暴行為的過程,張培萌都依次承認並道歉,張培萌的母親也在錄音中表示以後會為張漠寒主持公道,警告張培萌不可以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在張漠寒的另一條微博中,她發文強調,在這一次回應過後將一切都交於法律解決,不再佔用大眾資源。
11月25日,是聯合國確立的"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也稱作"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暴"的話題一直以來備受大眾關注,仍有無數的女性在默默的承受着家庭暴力。家暴顧名思義,就是用暴力的手段對待有血親關係或者合法婚姻關係的人;這裡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身邊最親近之人,有夫妻之間,有父母對子女,有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可能還有家長會對自己的孩子實施體罰,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家暴絕不是解決家庭矛盾方式。
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表明,中國2.7億個家庭中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丈夫的家暴行為。其中女性遭受家暴行為高達37.4%,而男性遭受家暴行為約在17.34%。雖然不能說絕大部分家暴的受害者都是女性,但是目前從比例看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還是處於一個弱勢的地方。並不是完全指責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可能施暴的行為高於女性,而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還是處於一個強勢的狀態。那遭遇家暴的女性該如何應對?
家暴行為無論是1次還是多次,如果需要改變現狀,建議女性採取強有力的反擊。無論是報警、提出離婚交涉和長輩介入,必須要讓男性在身心方面感覺到震撼,讓他產生深刻的記憶,甚至形成條件反射——再大的矛盾都不能打女性,肉體的毆打觸犯了道德的底線!
都說男人家暴只有一次和N次,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女人採取了息事寧人,自認為顧全大局的溫和隱忍的應對方式。男人並沒有形成身心方面深刻的震撼和記憶。錯了就要受到懲罰和代價,而且懲罰和代價還要夠大、夠重!
看這則真實事例,濟源市以前有一個耐火材料廠的廠長,妻子賢惠美麗,孩子可愛聰敏。但妻子再美再賢,又怎比得上待嫁年華的青春少女。這個廠長和自己的女秘書打得火熱,並且讓女秘書懷上身孕。為了能和妻子離婚,他先是哄騙勸,無效,便拳打腳踢。怎奈那年代女人的思想保守,寧可挨打也不肯離婚。這個廠長眼看無計可施,便心生惡念,雇兇殺人。最終將這個陪他走過半生的女人殺害於距村口不遠的一眼橋洞下。
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當一個男人開始對你揮起拳頭時,你們之間的愛就已經幻滅!不要再說捨不得,活着才是最重要事!
家,不應成為暴力的溫床,家暴,也不只是普通的家務事。面對暴力的深淵,我們不當施暴者,也不當助紂為虐的沉默羔羊。畢竟容忍無法換來覺醒,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抗爭才能爭取得真正的幸福。
面對家暴,女人必須說不!
面對家暴,女人必須護住自己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