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2020年07月14日18:44:29 情感 1335

/圈圈

標題: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父母的包辦婚姻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形成了,這種包辦婚姻在民國時候還一直盛行。因為是父母指定的婚姻,所有有些婚姻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失敗的。

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 天天要聞

蘇雪林是民國的才女,她和魯迅有着一段奇妙的緣分。魯迅在世的時候,她經常以「學生」的身份大肆誇獎魯迅的文章;但在魯迅死後,她又對魯迅的文章破口大罵,說他的文筆尖酸刻薄。她對於魯迅文章態度的轉變,讓人覺得非常的不理解。而她的婚姻,相比於對魯迅態度的轉變就更加的奇怪了。

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 天天要聞

蘇雪林從小就張羅着要裹腳,在7歲上了學堂才沒有裹腳,跟着自己的哥哥在私塾讀了兩年書後就輟學了。後來在父親留洋朋友的勸說下,去了當地基督教辦的小學讀書,後來又考上了師範大學。

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 天天要聞

讀大學的蘇雪林因為會寫詩會畫畫在學校非常的受歡迎,在師範畢業後她又去到了法國留學。蘇林雪雖然接受過國外的教育,但是在婚姻上依然不能自己做主,在她還沒有考上師範之前,他的父母就將她許配給了一個從未見過面的男人。

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 天天要聞

這個男人叫張寶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理工男,曾在麻省理工留過學。留學期間,兩人有過書信的往來,雙方通過書信都覺得性格不合適,想要解除婚約。在國內的蘇母聽到後,氣得大病了一場,蘇林雪看自己的母親因為此事氣病了,就再也沒有提過要解除婚約這件事情。

張寶齡對婚姻也沒有什麼追求,在聽說退婚無果之後就開始專心的搞事業了。兩人回國後在雙方父母的見證下完成了婚禮,結婚後的兩個人住在了一起,但是關係並不是很和睦。有時候張寶齡想喝一碗湯,但是蘇雪林覺得自己是個新時代的女性,不習慣下廚。當張寶齡感慨月亮圓的時候,蘇雪林會說沒有她用圓規畫的圓。這樣看來,兩人的價值觀並不符合,也沒有什麼感情。

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 天天要聞

在抗戰結束後,張寶齡回到上海陪自己的父母,蘇雪林去了台灣,兩人就此分離後就在也沒有在一起生活過了。他們兩人結婚36年,一直都只有夫妻之名而沒有行夫妻之實。

與丈夫結婚36年,卻同住從不同寢,直到102歲去世才說出原因 - 天天要聞

像蘇雪林這樣的受包辦婚禮迫害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說魯迅的原配朱安,她雖然嫁給當時的文豪魯迅,一生都是勤勤懇懇,照顧魯迅的母親,甚至還照顧魯迅的懷了孕的學生。但是即便是她這樣無私的貢獻,魯迅還是一直到死都沒有正眼看過她。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