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心病

2025年05月25日02:52:06 情感 1944


微小說:心病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網絡

老王今年七十多了,按說到了晚年應該是享福的時候,然而他的女兒這幾年從來都沒有進過這個家門,成為他的一塊心病,一直折磨着他。

說起老王的人生,可謂是順風順水的,早年父親供他上學,一直到高中畢業。七十年代的高中畢業生,那可是非常稀罕的。那時候國家提倡鄉村辦學校,老王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後經人介紹,認識了隔壁村大隊書記家的姑娘陳兆英,兩個人非常談得來,就訂下了終生。婚後,陳兆英生下了一對可愛的子女。老王作為老師,自然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從小兩個孩子就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考大學、找工作根本沒用老王費心。女兒繼承了他的衣缽,幹着教育事業。兒子則是鄉鎮上的公務員,身份自然不用說。

然而,在其樂融融的一家裡,往往也潛藏着危機。這世間的萬事萬物最忌諱的就是圓滿,有句老話叫:日盈仄,月盈虧,天地尚且沒有完體,人生就更不應該追求圓滿。老王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卻在追求圓滿的道路上一直未回頭。比如在女兒的擇婿上,他總是希望女兒找一個身份相等的,最好能再好一些,殊不知這些東西都是靠緣分的,並不是你的主觀臆想就能實現的。最後,也不顧女兒的感受,硬是讓女兒同意了一個比她大十幾歲的某中學的副校長。

婚後的女兒也挺聽話的,完全按照父親的意願慢慢的接受了丈夫。他們慢慢找到了共同語言,漸漸地,兩個人變得和諧起來。但是好景不長,婚姻十載,丈夫便得了胃癌。丈夫自知病看不好,便不再接受治療,老王女兒卻不願意。這時老王站出來,也表示沒必要再花「冤枉錢」,但被女兒拒絕了,而且覺得老王這人太沒人性。就這樣,女兒再也沒有踏入娘家門。雖然女婿去世了,但女兒自己撫養着孩子,艱辛是艱辛了點,但從沒向娘家求助。

老王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說都是在經營自己的家。他有動物天生的「趨利避害」,但是他對人生的過於算計才導致的這個局面,也許他一輩子到死都不會明白。因為人的天性就是在別人身上找原因,從來就沒真正的想過自己「什麼該強求,什麼不該強求」!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老周45歲那年,突然頓悟了一個道理:「人生下半場,比誰更拼更重要的是——誰更懂得『不做什麼』。」 他曾經是朋友圈裡最忙的人: 下班後趕3個飯局(美其名曰「拓展人脈」) ....
兒媳生完兩娃後離家出走,兒子再婚後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獨自撫養 - 天天要聞

兒媳生完兩娃後離家出走,兒子再婚後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獨自撫養

清晨天還沒亮透,小優就踮着腳摸黑爬起來。他怕吵醒熟睡的爺爺,輕手輕腳舀了瓢井水,把昨晚吃飯的碗碟洗得鋥亮。小航也跟着醒了,自己摸索着套上歪歪扭扭的衣服,把掉在床邊的被子疊成小山包。老劉從裡屋出來,看見倆孩子已經把院子掃得乾乾淨淨,小優正踮着腳往牆上貼昨天新學的生字。「爺爺快坐,我給你捶腿!」小航搬來...
(完)我大學唯一的好兄弟,大四時被查出癌症 - 天天要聞

(完)我大學唯一的好兄弟,大四時被查出癌症

她忽地看向我:「廖傑,你女朋友是做什麼的?」「藝術工作者。」我一般對外都這麼介紹。「畫畫?編劇?還是什麼?」這時我的電話響了,正是阿蓉打來的。14「阿傑,你在忙嗎?」「沒事,怎麼了?」「頒獎禮還有一個小時就開始了,我有點緊張。」「深呼吸,你
老了最好的活法,不內耗,不矯情,少生氣,愛自己 - 天天要聞

老了最好的活法,不內耗,不矯情,少生氣,愛自己

斗轉星移,日月如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眨眼的功夫,我們就霜染華髮,步履蹣跚,就真的老了。老就老吧,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一歲有一歲,無法複製的美好!老去的只是年齡,不老的是心態!餘生很貴,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用心去生活,感恩生活中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