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2025年01月10日23:12:22 情感 1397

我叫陳建國,今年剛滿五十六歲,出生在南方一個小山村。

小時候,家裡窮,父母靠種地和打零工拉扯我們兄妹三人長大。我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建民,比我小五歲,還有個妹妹建英,比我小九歲。

幾十年過去,家鄉的山路依舊蜿蜒,但村裡的房子已經漸漸變成了白牆紅瓦的平房,看上去乾淨了不少。

我年輕時考上了高中,雖然高考失利,但好歹有了文化,後來去了省城打拚,一直在省城的一家企業上班。

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 天天要聞

企業的日子雖然苦些,但工資穩定,福利也還不錯。

後來,我成家立業,有了兒子小凱,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平平淡淡。

這些年,我省吃儉用,想着為退休後的生活早做打算。

十二年前,我在老家鎮上給自己買了一套房子,想着等退休後可以回去住,離母親近一些,也算是盡孝。

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父親剛去世,母親一個人守着老家的老房子,我心裏實在不放心,就勸她搬到鎮上來住,我買的那套房子也算是給她一個安穩的地方。

沒想到,這房子讓我安頓了母親,卻也埋下了如今的一場風波。

買房的那年,我四十四歲。

弟弟建民已經結婚,和弟媳李紅一起住在村裡的老房子里。

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 天天要聞

建民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和弟媳一起種地,平時也會去工地打點零工,日子過得緊巴,但還算踏實。

母親搬去鎮上後,老房子就成了建民一家住的地方,我心裏也沒多想,覺得兄弟之間,房子這點事根本不算什麼。

可誰知道,十多年後,這些事竟會讓我們兄弟成了外人。

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 天天要聞

母親住進鎮上的房子後,我每年都會回去幾趟,陪她聊聊天,看看她的生活有沒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弟弟和弟媳也偶爾會去鎮上幫忙照顧母親,日子看起來平靜而和睦。

那些年,我一直忙着工作,家裡的事多半交給妻子打理。母親的身體還算硬朗,每次我回去,她總是笑着說:「建國,我住得好,你就不用擔心我了。」我聽她這樣說,心裏也就放心了。

直到去年,我正式退休,想着終於可以回到老家,過上清閑的日子。可誰知,我剛一提準備搬回鎮上住,弟媳李紅就冷着臉說:「哥,這房子是我們的,你怎麼還能回來?」

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 天天要聞

我當時愣住了,根本沒想到她會說出這樣的話。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幾年前說起。

那時,我忙着工作,母親也漸漸上了年紀,鎮上的房子需要人定期打掃,平時買菜做飯也不方便。

弟弟和弟媳主動提出讓母親搬回村裡住,說這樣可以更方便照顧她。

在老家給自己買房,母親住了12年,我退休回去,弟媳:這是我的 - 天天要聞

我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母親也覺得住在村裡更自在,就同意了。

母親搬回村裡後,鎮上的房子就空了下來。弟弟建民說鎮上離學校近,正好他們家小孩上初中住着方便,我也沒多想,點頭同意了。可誰知道,這一住就是五六年。

去年母親過壽,我回去想看看鎮上的房子,才發現房子里早就被弟媳改得面目全非。

原本我布置好的傢具全都不見了,換成了弟弟家的東西。

李紅見我一臉疑惑,笑着說:「哥,這房子你也不住,放着也是浪費,我們住着還能幫你打掃,別說,住得還挺舒服的。」

那時候,我心裏就有些不對勁,但想着他們也算是幫忙照看房子,就沒多說什麼。

誰知道,等我退休準備回去住的時候,李紅卻直接擺出了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哥,這房子我們住了這麼多年,早就當成自己的了。你現在說要回來住,我們哪能騰給你啊?」

我聽了這話,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氣得直發抖。

回到家後,我把事情告訴了妻子,她嘆了口氣說:「建國,你還是和建民好好談談,別傷了兄弟的感情。」

於是,我找了個機會,把弟弟叫出來聊。

「建民,這房子是我買的,當時也是為了讓咱媽住得舒服些。現在我退休了,想回來住,你不會有意見吧?」

建民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哥,這事我也說不上,家裡的事都是紅姐做主,你要不和她再好好談談?」

我聽他這麼說,心裏更不是滋味。建民是個老實人,什麼事都聽李紅的,這些年家裡的大事小情幾乎都是李紅說了算。我看着他低頭抽煙的樣子,忽然覺得多年的兄弟情竟變得陌生了。

後來,我又找了母親,說了這件事。

母親聽了之後,嘆了口氣:「建國啊,這房子是你買的,誰都知道。可這些年建民一家住慣了,紅姐那人心眼小,你要真想要回來,怕是得鬧一場啊。」

我想起母親的為難,心裏更是難受。

幾天後,我再次找了弟媳李紅。這次,我把房產證帶上了。

「紅姐,這房子是我買的,房產證寫着我的名字,你總不能說這是你的吧?」

李紅看了看房產證,臉色一下子變了。但她還是不肯鬆口:「哥,房子是你的沒錯,可我們一家住了這麼多年,早就當成自己的家了。你現在讓我們搬出去,房子里那些裝修、傢具怎麼辦?你總不能讓我白花這錢吧?」

我氣得說不出話來,但也知道李紅是個強勢的人,這事怕是沒那麼容易解決。

後來,妻子勸我:「建國,要不咱們再買一套房吧,別和他們爭了。咱媽還在,鬧得太僵也不好。」

可我心裏不甘。明明是我自己的房子,為什麼自己卻回不去?

這件事最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解決辦法。我和弟媳的關係徹底僵了,弟弟夾在中間,兩頭為難。母親也勸我說:「建國,要不再等等,咱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我最終選擇暫時住在省城,心裏卻始終放不下這事。

也許,有些事情不僅僅是房子的問題,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早已悄悄改變了模樣。

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有一點我明白:親情的裂痕一旦出現,想要修補,就沒那麼容易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啊,永遠不要透支自己!(寫得真好) - 天天要聞

人啊,永遠不要透支自己!(寫得真好)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承蒙抬愛,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楠芝,點贊共勉。導語:不拿自己的身體當回事,總是把自己的身體當做牛一樣,不斷的耕田,不斷的犁田,最後犁斷了,也倒下了。應該善待自己,有餘的人生,才配談一切。
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 - 天天要聞

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

文 | 風停夜泊原創 · 抄襲必究(本文是風停夜泊原創手稿,如有搬運、洗稿、未經授權轉載者,一律會追究法律侵權責任)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提及人性二字,不免為太多「執迷不悟」的原配悲哀。
男方先登門就是封建?三組真實案例告訴你婚嫁順序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男方先登門就是封建?三組真實案例告訴你婚嫁順序有多重要

最近閨蜜小敏的婚事鬧得雞飛狗跳,就因為在見家長的順序上出了岔子。她和男友圖省事,直接讓雙方父母在酒店見面,結果飯桌上男方父親一句"反正孩子們都住一起了",讓准岳母當場黑臉。這事兒讓我想起老家堂哥的婚禮,當初就因為嚴格按照"三書六禮"的流程走
給已婚男友轉2萬買車,分手後能要回嗎?法院:這種錢不受法律保護 - 天天要聞

給已婚男友轉2萬買車,分手後能要回嗎?法院:這種錢不受法律保護

雖然情侶之間,相互贈與錢財、禮物是常有的事,但有些情況卻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比如宿遷市泗洪縣人民法院剛剛判決的這起案件。2021年5月,原告張女士與被告陳先生建立戀愛關係並同居在一起,不久後,張女士發現陳先生還是已婚狀態,但她對此並不介意,仍轉賬2萬元給陳先生,用於購買摩托車,以便日後共同生活使用。庭審中,...
母愛背後的殘酷真相:為什麼我們越讚美母親,她們越痛苦? - 天天要聞

母愛背後的殘酷真相:為什麼我們越讚美母親,她們越痛苦?

「母愛偉大」這四個字,幾乎刻進了每個文化的基因里。1從「孟母三遷」到「暴走媽媽割肝救子」,從朋友圈的「媽媽是超人」到商家的「完美母親節禮物」,我們似乎習慣了用最極致的詞彙去讚美母親。但當讚美變成一種集體無意識的重複,它是否正在悄悄變質?「偉大」的潛台詞,是「你必須完美」。當社會高喊「母愛偉大」時,往...
為什麼說女人在事業上難以獲得很大的成就?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女人在事業上難以獲得很大的成就?

⭐每個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權利,成為浮游千里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台讀者請關注「浮游千里」最近因為生意上的事情,不得不跟一位合作夥伴的合作夥伴進行一次合作,朋友的這位夥伴就是位女性,四十多歲了,做事情算
別再自欺欺人!他有這些表現,就是打心底里嫌棄你 - 天天要聞

別再自欺欺人!他有這些表現,就是打心底里嫌棄你

情感疏遠的10個「警告信號」:你是否忽略了這些細節?在親密關係中,情感疏遠常常悄無聲息地發生。它並不總是顯而易見的,而是通過一些微妙的變化逐漸加劇。當你意識到時,可能已經錯失了修復的最佳時機。心理學家曾提到:「冷漠是最無聲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