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一種層次的愛,都必然具備兩個內核:
第一:當你愛上對方,你是願意無條件為對方付出,對TA好的。
第二:真正好的感情,是能夠滋養彼此的。
但人與人不同,愛與愛的成分也不同。
有些人的愛是佔有,是由內而外的掌控欲,是從上至下的情感壓榨;
有些人的愛是討好,是骨子裡的匱乏與孤獨,是打碎了自尊感的卑微;
有些人的愛是算計,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少,事事都要講究個公平;
只有少數人的愛是鬆弛的,是如我所願,如你所願的。
關於愛情,其實也分成幾個不同的境界。
-01
愛的第一層境界:相愛相殺,酒肉搭子
只享受跟對方在一起的好,只能接受愉快的部分,只能同甘卻不能共苦;
在一起也只是吃吃喝喝,只是將自己的壓力,負面情緒轉移到對方身上。
無法建立深度的溝通,沒有認真的傾聽。
比如:聽到對方在吐槽,在傾訴,在抱怨,或者情緒崩潰急需要安慰的時候,另一方就下意識逃離,擺出很抗拒的姿態。
不可否認,這樣的愛存在更多「生理上的吸引」。
或者說,正因為對彼此有極高的生理吸引,超過了別的異性所帶來的感覺,所以才在感情里相愛相殺。
兩個人都知道對方並不是自己的「最佳伴侶」,在一起也很痛苦;
可就不願意放棄,就這樣互相傷害着,最後變成了相愛相殺。
在激情,新鮮感,生理吸引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這樣的愛讓人沉浸並痛苦着。
-02
愛的第二層境界:提供價值,互相尊重
能達到這層境界的情侶是大多數,已經很好。
這類愛的特徵是什麼?
彼此身上有對方需要的價值,基本上能夠做到「價值對等」;
你有物質價值,但缺少情緒價值,於是對方剛好滿足你的情緒價值;
你情緒穩定,內核穩定,可唯獨物質匱乏,對方剛好滿足你的物質經濟需求。
對等,價值相似且滿足,這是客觀條件的契合。
而尊重彼此的人格,尊重對方的邊界,已經算是很難得的品質。
很多人的愛是什麼樣子?
打着「愛情的名義」,卻處處阻礙對方,為難對方,干涉對方;
最後還要站在道德高地,委屈地跟對方說:「我太愛你了,才會這樣對你」。
想到一個案例:
男生看到女友跟同事聚餐,席間有男同事;
男生開車接女友的時候,看到了女友跟男同事打招呼。
於是男生就跑過去把人家大罵了一頓,弄得場面很尷尬。
高層次的愛,所必然具備的一點是:
相對佔有,絕對自由。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你是愛我的,我也應該是自由的。
能滿足彼此的價值,能尊重彼此的人格意志,這就足以支撐你們進入婚姻;
但是,這樣的愛依舊是不夠完整,不夠高級的。
-03
愛的最高境界:看見彼此
也可以理解為:
什麼樣的愛是永恆的?
答案是:在對方身上,你看到了生命的流動,感受到你內心有一種沉寂的力量在覺醒。
想到了一個新聞。
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修「碼頭」。
他住的村子附近有一處海灘,這個位置缺少一個碼頭;
在他年輕力壯時,他用雙手,用人力拉車從別處找石頭,一點點堆起來碼頭。
後來,又用家裡的老牛,一人一牛的身影從早到晚去搬石頭,蓋碼頭,重複同樣的動作。
日復一日,幾十年過去了。
最初家人並不理解,村子裏的人也不理解,這不就是當代版的「愚公移山」?
後來,家人也理解了他,也支持他。
愛人在採訪中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最開始也是不理解的,甚至很生氣,家裡很窮,但他就干這一件事,家裡壓力很大」。
但架不住是兩口子。
不理解,憤怒,變成了愛與理解。
正因為有愛,看見,理解支撐,所以這位妻子同樣很偉大,她擔負起養兒育女的責任。
她靠賺錢養家,去支撐丈夫的意志,支撐丈夫的執念。
大愛必定有小愛,而小愛也能滋生大愛。
愛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能看見對方,看到對方的心,靈魂,骨肉。
這其中的感情是複雜的,是深刻的,更是連綿不斷的。
對方看透了你的一切,依舊不離不棄,在背後支持你,認可你。
這就是頂級的愛了。
這就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依偎,映照,然後融為一體。
愛是如你所願,愛也是如我所願,愛更是生命的具象化。
話題:
你如何理解真愛?
作者何所歡:
專註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係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