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文 素材/陳麗霞
文章來源:作者身邊人的生活經歷
1976年,那時候我24歲,兒子4歲,女兒2歲。雖說日子過得苦,但那時候只要一家人能在一塊,能吃上飯,就很知足。
我本以為可以一直幸福的過下去,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另一半在生產隊幹活的時候,突然暈倒過去,怎麼喊也喊不醒。
生產隊的人把他放在馬上,然後以最快的速度來到鎮上的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懷疑是腦溢血,要送到縣裡的醫院才能進一步確診。
由於路上耽擱的時間太長了,送到縣醫院的時候,人已經快不行了,醫生搶救了半天也沒有搶救過來,另一半就這麼去世了。
當時隊里的人都站在我家門口和院子里,隊長安慰我讓我想開點,而我哪還能聽進去這些話,搖晃着另一半的身體,讓他快點醒來。
兒子和女兒獃獃地站在一旁,也許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到我在那哭的撕心肺裂,他們也跟着哭了起來。
兒子問我爸爸怎麼不起來,我強忍着痛苦告訴他,爸爸累了,睡著了在休息。隊里的人站在一旁也偷偷地抹眼淚。
在隊里人的幫助下,另一半才得以下葬。為了掙工分和有飯吃,我不得不跟着生產隊幹活,兒子和女兒由婆婆幫忙照看着。
那些和兒子一起玩的小孩,經常嘲笑兒子沒有爸爸了,兒子聽完便和那小孩打起架來,然後那小孩的家長就過來找我,說我兒子欺負她的孩子。
我和小孩的家長理論起來,她說了一句,活該你沒男人。我聽完抄起笤帚就要打她,她嚇得帶着小孩趕緊跑出了我家。
我聽完委屈地哭了起來,那時候誰家裡沒有男人,是要被鄰居指指點點,和受欺負的。每當我壓力大的時候,我總會來另一半的墳前哭上一場,然後再回家。
1976年的冬天,我記得那時候剛立冬,由於生產隊的莊稼在夏天的時候被淹了一部分,今年的收成不是很好,很多人吃不飽飯,帶着一家老少出門討飯。
當時兩個孩子正是長個子的時候,我不忍心看孩子挨餓,所以決定帶孩子出門討飯。臨走時我來到另一半的墳前,告訴他我們走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回來,以後不能經常來看他了。
我帶着孩子一路向南走,每路過一個村子,便挨家挨戶的敲門,問能不能給點飯吃。有的好心人會給兩三個饅頭,還會給我接滿水帶着。
當然,也遇到過一些壞的人,見我帶着兩個孩子,沒有其他人跟着,讓我用身體來交換吃的。遇到這樣的人我也沒有生氣,只是帶着孩子頭也不回的離開。
有時候前腳剛走,後腳就聽到那人說我一些不好聽的話,清者自清,隨便他怎麼去說。不過路上遇到的還是好心人多,我很感謝他們送給我吃的。
每次討來的饅頭,我掰開先給兒子,再給女兒,等他倆吃飽了我再吃,兒子很懂事的拿饅頭給我,總是讓我先吃,我感動得眼淚差點哭出來。
那時候晚上會下霜,也很冷。有時候運氣好能找到沒人住的房子,或者有在外面搭的沒人住的棚子,如果都沒有碰到,那隻能找個玉米桿草垛睡了。
走到一個村的時候,我向往常一樣敲門討飯,這時看到一個跛腳的小夥子走了過來,他問我是從哪裡過來討飯的。
我回答說,從北邊來的,路過你家,請你給我們點吃的。那人說他家裡沒有吃的,得去生產隊要,讓我在他家坐會兒等着。
我四處打量了他家,應該是除了他自己沒有其他人住,不過院子里收拾的挺整齊乾淨的,兒子走得有點渴,直接跑到他家的壓井旁壓水喝。
不一會兒,那人端來一大碗米湯,還有幾個煮熟的紅薯。他對我說,隊里的食堂就剩這麼多吃的了,如果想吃飽讓我晚上跟他一起去吃。
我對他說,真是麻煩你了,我在你村裡都還沒有幹活,哪好意思跟你去生產隊吃飯。那人卻說,他們隊里的人很好,像我這種情況,隊里的人不會說什麼的。
兒子這時候對我說,媽媽,我想留在這吃晚飯。我看了看兒子,他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我心想都到了討飯的地步,還怕別人說什麼,就留在這吃一頓了。
那人晚上領着我和孩子一起去隊里,這時有人起鬨說,坡子,這是你討的媳婦兒啊!那人有點不好意思說道,她不是我媳婦,是路過我們村的。
我站在一旁也很不好意思,這時生產隊隊長過來了,讓我帶着孩子坐下等吃飯。這時同一個飯桌的女人說道,坡子因為一隻腿有點殘疾,一直沒娶媳婦,不過人也挺好的,你倆搭夥過日子唄。
我笑了笑沒有說話,只想吃完飯趕緊離開這。這頓飯是我吃過最飽的一頓,我很感謝那人帶我來吃飯。
飯後,那人主動對我說,你這樣四處討飯也沒個頭,我家還有空房子,不如你先住在這,我給隊長說說情況,看他能讓你留在這幹活不。
聽完他的話,我頓時有點猶豫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那人又緊接著說,就算你不為了你自己,也要為了兩個孩子着想,留在這孩子起碼每頓能吃飽飯。
這時兒子和女兒眼巴巴的望着我,我雙手捏着衣服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那人卻說,就這麼定了,今晚給你收拾個房間,明天我就找隊長去說說。
就這樣,我跟着那人住在了他家裡。我問兒子,這個地方好嗎?願不願意留在這。兒子很單純地回答說,這兒能吃飽飯,還有房子住,我願意留在這。
我聽完也沒有說話,吹滅了油燈就準備睡覺了。我心裏在想,如果能留在這,就留在這好好乾活,讓兒子和女兒都能吃飽飯。
第二天一早,那人興沖沖的坡着腳從大門外回來,他對我說,問過隊長了,說同意你留在隊里,以後你跟我一起去隊里幹活就行了。
我聽完說了句,好,知道了。從那以後,我每天跟着他去幹活,然後一起回來,村裡的人見到就調侃我們倆是一對。
1977年秋天,我和那人結婚了,他不嫌棄我有兩個孩子,說以後會對我好,也會把兩個孩子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對待,兒子也留在這讀書。
1978年,那時候開始分田到戶,我們家一共分了15畝地。天不亮的時候我和他就起床去地里幹活,那時候家裡還沒有牛,地里的田需要靠人犁地。
那年的收成很好,一共收了6000斤糧食,一家人再也不擔心會吃不飽飯了。那時候糧食還不允許買賣,多的糧食都在家裡存着。
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村裡陸續有討飯的人來,也許是兒子有過討飯的經歷,他看到那些人來敲門,總是會拿一個饅頭過去遞給討飯的人。
我心想這時候都包產到戶了,怎麼還有討飯的人,所以就過去問了問,那些討飯的人差不多都是 從一個地方來的,家裡的田地是泄洪區,莊稼都被大水給淹沒了。
這樣註定今年沒有收成,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離開家鄉討飯吃,等明年的時候再回去,因為地不能荒着,還要繼續種糧食。
那討飯的人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不明白為什麼家裡的田地成了泄洪區,那時候雖然有糧食補給,但是家裡的人口太多了,根本不夠吃的。
我聽完心裏頓時覺得不好受,當年我也是跟他們一樣的情況,才不得不帶着孩子出門討飯。我讓那討飯的人在門外等着,然後給他拿了幾個饅頭,讓他留着路上吃。
那討飯的人對我說了很多感謝的話,我告訴他以後都會好起來的,不要灰心。他對我鞠了一躬,然後帶着一家老少繼續往前走。
回到飯桌上,丈夫突然問我,這幾天村裡來討飯的人很多,看着真是可憐。我嘆了一聲氣說,很像當年的我,帶着孩子討飯,還好你收留了我,我才安定了下來。
丈夫想了一會說,要不把家裡的糧食都加工成麵粉,反正留着也是留着,咱家也不缺糧食吃,不如都蒸成饅頭給那些路過討飯的人吃。
我接著說,家裡好不容易存那麼多糧食,你捨得都蒸成饅頭給討飯的人吃么,再說這是咱倆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的收成。
丈夫很果斷地說,捨得,怎麼不捨得,我看到那些人,就好像看到你當初帶着孩子討飯的樣子,我不忍心看他們這樣。
兒子和女兒在一旁聽到後,對丈夫很崇拜,而丈夫的話,也給兩個孩子樹立了樂於助人善良的榜樣,這對兩個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很大的影響。
丈夫留夠家裡的口糧後,把剩下的糧食磨了10袋一共1000斤麵粉。我們倆又問鄰居家借了幾個大蒸籠,我在一旁和面蒸饅頭,丈夫坐在灶台邊上燒火。
每當有人來敲門討飯,丈夫就讓兒子和女兒拿着饅頭給討飯的人送去,然後他再掂着水壺,給人倒一碗熱水喝,我看在眼裡很是感動。
有時候我蒸饅頭忙不過來,鄰居見狀也會過來幫忙蒸饅頭,鄰居誇丈夫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沒有忘記當年的苦,還幫助那些討飯的人。
丈夫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我回答說,是我應該感謝他收留了我,不然我還不知道自己要到哪裡討飯,他人心善,這次給那些討飯的人饅頭吃,是他主張這麼做的。
年底的時候,我竟懷孕了,我一直以為自己不能生了。其實我心裏一直有壓力,沒能給丈夫生個孩子,沒想到幸福來得這麼突然。
第二年,我生了個男孩,丈夫抱着孩子逢人就說他也有孩子了,丈夫問我想給孩子起了什麼名字,我想了想回答說,名就叫「溫良」,希望他以後也做個溫暖善良的人。
這些年丈夫對三個孩子一視同仁,一樣的疼愛,我們家裡的生活也越過越好,孩子也很懂事善良,回望這些年吃過的苦,我覺得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