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山牆,老婆婆

2024年03月15日12:45:04 情感 1626

張姐今年五十四歲了,上面有個七十五歲的婆婆,下面有個二十五六歲的兒媳婦,她被村裡人叫作:夾山牆老婆婆。

她說她自己是夾縫婆婆,腹背受敵的境地,上下不討好的身份,讓她身心俱疲!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張姐剛結婚的時候,她婆婆才五十二歲,就在家獃著,基本上一點活都不幹了。還對張姐說:「娶了媳婦,我就該歇着了。以後我啥也不管了,你管家,一切你作主吧!」

她丈夫對她說:「咱娘身體不好,在家裡你多干點活,別讓她太累了。我從七歲就沒有爹了,咱娘把我和姐姐拉扯大,也不容易。你多體諒一下她的怪脾氣,她心裏難受,所以說話就不活動。你看在我的份上別生她的氣,有氣的時候來沖我發,我不還價,任你處置行吧!」

張姐夫妻倆感情很好,所以張姐愛屋及烏,對婆婆非常孝順。她婆婆卻仗着女兒在城裡工作,好像比別人腰板硬似的。對張姐的態度,也是不冷不熱不陰不陽的。成天板着個臉,像電影里的老地主婆似的,會擺譜着呢!

張姐也是委屈啊!明明自己掏心掏肺對婆婆好,都換不來一個笑臉。到底哪裡讓婆婆不開心的呢?

再後來,張姐生了一個女兒,她婆婆那臉色就更加冷淡了。孩子哭了,她就坐在外間屋裡,她都不去看一眼。張姐一出月子,她立馬不做飯了,也不再給洗一塊尿布了。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張姐一個月子沒養好身體,她婆婆每天只給她吃三個雞蛋,一天三頓飯,每一頓都是白麵條加一個雞蛋,連一頓都沒換過樣。菜都沒有一點,她婆婆只給她切一點鹹菜絲,她對張姐說別的東西都妨礙下奶。想吃什麼都得出了月子才能吃。因為吃的沒有營養,張姐瘦弱不堪,奶水不夠,孩子餓的老是哭。

好不容易熬出了月子,張姐被娘家弟弟接回娘家住了幾天。張姐在娘家被她媽媽照顧的好,雞魚肉蛋的換着花樣給她做。奶水也充足了,孩子才不整夜啼哭了!張姐住到十天左右,她婆婆來接她。說是兒子打工走了,自己在家怕進了賊,怕兒媳婦的嫁妝被偷走了。

張姐無奈只好跟她回家。在回到家後,她婆婆還是不做飯,不洗尿布,每天早上還要張姐給她沖一碗雞蛋花喝。張姐忙裡忙外的時候,孩子哭了,她婆婆也不會忙的去抱,只是坐在床邊看着。張姐有時候會跑過去看看,她看到張姐過來,她就會伸手拍拍孩子。還會對張姐說:「你忙你的,我看着小妮,她沒事,哭是她的活。這個時候的孩子都這樣!誰能讓她一聲不哭啊?該幹嘛幹嘛!不能因為她哭一聲你就光抱着她吧?」

張姐在無奈和忙碌中煎熬着,平常她又忙家裡,又要忙地里的莊稼。孩子給婆婆看一會就抹的灰頭土臉的,她婆婆跟本不好好照顧孩子。任小孩滿地爬,滿地滾。反正哭鬧她也不管,只要別丟了就行啊!衣服髒了又不用她洗,張姐又委屈又心疼孩子。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婆婆看到張姐一直不再想要二胎,就一直催她去辦二證,張姐說:「我不想再生了,這一個孩子都快把我累死了。要再生一個,我還不知道能不能吃得上飯呢!」誰知道她婆婆跳起來罵她:絕戶女人,你願意絕戶,你滾出去讓位。別佔著雞窩不下蛋,你要敢不生,我就讓學義把你休了。

張姐哭着打電話讓丈夫回家來離婚,實在不能和這個刁鑽刻薄的婆婆,相處在一個屋檐下了。

張姐的丈夫學義,聽說家裡鬧的婆媳翻了臉,趕緊回家來處理家事。他對張姐是任打任罵,百般道歉,張姐也不能非要離婚呢!只是每天和婆婆在一起生活實在太委屈了,那個老太婆太會享受,伺候着她,她還是沒有好臉色,沒有一句知足的話。始終看不起她們母女倆!

學義決定帶張姐母女倆去城裡住,跟他母親說了這個事。他母親才剛五十歲,身體又沒有毛病。她完全可以在家種地的,但是她說自己種不了那四畝地。讓兒子把地全都租出去,自己在家裡生活可以,要兒子每個月給她五百塊錢,當生活費。學義只好照她說的做。

張姐跟着丈夫到了城裡,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她也在幼兒園裡幫忙做飯。一年後懷孕了,又生了一個兒子。她婆婆忙的從農村趕到城裡看孫子,對孫子和孫女的態度那真是天壤之別啊!也不說孩子哭是活了,一聲都不捨得讓她孫子哭?還一直勸張姐帶着兩個孩子跟她回家生活,說她兒子一個人掙錢不容易,讓張姐回家生活,能省下點錢給孫子,以後好蓋樓房娶孫媳婦。

張姐也考慮到丈夫一個人掙錢養全家是太累了。自己回老家可以節省開支,回家後自己可以種地,又多一些收入。孩子們上學在城裡也不好安排,光借讀費也是不小的開支,所以,張姐在小兒子三個月的時候跟着婆婆又回了老家。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回到老家後,張姐的婆婆比以前的態度好一些了,還是不喜歡孫女,好在孫女越大越省心了。她稀罕孫子,張姐就多照顧女兒一點,日子也是平淡的過到了女兒出嫁了,兒子也娶了媳婦,張姐也熬成婆婆。

張姐熬成婆婆後,可不是像她婆婆當初那樣,甩手啥都不幹,兒媳婦還要張姐伺候她。張姐現在依舊伺候婆婆,更得伺候兒媳婦。

張姐的兒子在外村教書,媳婦自從結婚後,一點活也不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張姐就像伺候小孩子一樣對待兒媳婦,做好飯請好幾次,她兒媳婦才起床。兒媳婦的衣服也得讓她洗,張姐一點都不敢怠慢,每天忙的不可開交,伺候完婆婆,伺候兒媳婦,張姐一點怨言都不敢有。

等到兒媳婦生完孩子以後,張姐就更忙了。做飯,洗衣服,白天夜裡都要照顧孩子。幸虧張姐身體棒,有一點空還要去種地。她丈夫和兒子都上班,兒媳婦看一會孩子就生氣,她不喂孩子母乳,也不去上班,只在家裡吃喝玩樂。有空還和婆婆奶奶一起嫌棄張姐。

人都說隔代親,她們娘倆居然也是隔代親!婆婆奶奶和孫媳婦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張姐。張姐過的真是苦不堪言啊!稍有不慎就會招來婆婆和兒媳婦的攻擊。飯做早了嫌早,做晚了嫌晚。菜淡了咸了都是錯,孩子哭了摔了都是張姐沒照顧好。

終於張姐在照顧孫子到了兩歲多那年,累倒了!張姐生了一場大病,住院治療了兩個月,期間張姐的女兒回來照顧着她。出院後張姐也不能幹重活了,家裡的一切都交給兒媳婦作主。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張姐的兒媳婦雖然結婚三四年了,卻從來沒有自己洗衣做飯帶孩子的經驗。從張姐住院開始就和婆婆奶奶有了矛盾,每天早上,她自己都不願意起床,兩歲多的兒子就吵着起床。她幫兒子穿好衣服,自己剛想化妝。那老太太就喊她給沖雞蛋花,孩子也又哭又鬧的,老太太也不幫她看孩子,還一個勁的使喚她幹活。把她氣的直接翻臉,這祖孫倆在張姐住院的時候,就已經鬧到無話可說了,老太太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兒,她女兒接她去了城裡。

張姐出院後,她兒媳婦明顯是對她態度好多了。每天也知道照顧張姐養身體,張姐對她說:「小虎的媽啊!這幾個月可把你累壞了吧?我身體養好以後,我就能幹活了,你再堅持兩天,我覺得我這身體好多了。等到我複查完,咱就都能輕鬆點了,再把你奶奶接回來。」

小虎媽聽婆婆說完這些話居然哭了起來,張姐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說錯話了呢!忙問道:「孩子,你怎麼還哭了呢?我說話比較直,是說的哪句不對了嗎?你別和我這個病人一般見識。快別哭了,別嚇壞了孩子。」

她兒媳婦哭着對張姐說:「媽,我以前太不懂事了,你把我照顧的那麼好,我還不知道感恩,還聯合奶奶來氣你。你生病都是累的,照顧着我們娘仨,還抽空下地幹活,能不累病嘛!我才知道奶奶有多麼陰毒,她享受了你三十多年的照顧,還想聯合我一起欺負你。咱幹嘛接她回來啊!讓她在城裡享福吧!她臨走之前還說自己不死不會回來了呢!讓姑姑也知道她媽有多難伺候。等她伺候夠了,她自然會給送回來,她不送回來更好,她也有養老人的責任啊!就讓她再養三十年吧!」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張姐笑了,對兒媳婦說道:「唉!臨時我也不敢太勞累,等我好利索了再說吧!咱們不能和她一個老古板一般見識。一輩人有一輩人的思想,看在你爸的面上,我好點了就把她接回來,光住在你姑姑家裡,鄉親們會說閑話的。咱不能被人笑話咱容不下老人吧?」

還沒等到張姐好利索呢!她大姑姐就把老太太給送回來了。她大姑姐對張姐說:"她這些年被你伺候的好,養出來一身的公主病,使喚人沒夠了。明明垃圾桶就在腳下,吐痰隨地吐,扔果皮隨意扔。我孫子哭一會她都嫌吵到她休息了,你說孩子哭着我就夠煩的了,還要聽她數落。我家那兒媳婦已經發話了,她要再住下去,人家就要出去租房子住了。妹妹,我知道你身體還沒養好,我也是沒辦法了,你多擔待點,我也給咱媽講道理了,她也承認你這麼多年來對她照顧的盡心儘力。她也後悔對你太苛刻,她說以後盡量不麻煩你了,她身體很好,也可以幫你燒火做飯,照顧小虎都還能幫把手的。」

張姐笑着對大姑姐說:「我這幾天就打算讓學義把咱娘接回來的,還差五六天學義就有空去接了,你給送回來了正好省了學義的事了。我已經好多了,洗衣做飯都能幹了。咱娘回來你放心吧!我能伺候她了!」

老太太回來後頹廢了好些天,再沒有以前的趾高氣昂了,對兒媳婦和孫媳婦說話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惹人煩似的!後來有一天對張姐說:「小妮的媽啊!我白活七十多年了!認不清人心呢!以前我覺得只有女兒才貼心。從不把你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甚至還聯合小虎的媽媽諷刺你傻。我這才知道原來是我真傻,我看好的孫媳婦,人家說沒有義務照顧我。我最疼愛的女兒,才照顧我三個月就光是嫌棄我的,一點好臉色都沒有啊!才知道你對我的善良和寬容,才知道原來我在別人眼裡就是累贅!」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張姐如今養好了身體,又忙裡忙外的照顧着一家老小的生活。不過張姐逢人便說自己這場病,雖然讓她經歷了痛苦。但是,也讓自己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現在兒媳婦也懂事了,婆婆也對她疼愛了。這種感覺是她夢寐以求的,不管生活有多苦,只要有人能理解和尊重她的付出。她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了!

張姐的善良,終於得到了她那刁鑽婆婆的認可。還有她那兒媳婦也知道了婆婆的不易,希望以後張姐的生活都是溫暖的春天!善良的人終於得到了善待,只是張姐隱忍了一半生才得到了這個結果,也算是張姐苦盡甘來吧!


夾山牆,老婆婆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自己

婚姻不是終點,自己才是歸宿女人這一生,別把婚姻當成人生的全部。男人愛不愛你,婚姻幸不幸福,都不是衡量你價值的尺子。年輕時或許覺得嫁得好就是贏家,但活到後半程才明白:再好的伴侶,也給不了你一輩子的底氣。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 天天要聞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雜物間翻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內側貼着張泛黃的日曆,1998年9月12日被紅筆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醫院繳費單、中藥藥方,還有張皺巴巴的便簽,上面歪歪扭扭寫着:「砸鍋賣鐵也要治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 天天要聞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上周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時,同事們又開始打趣:"你媽是不是開快遞公司的?"我笑着拆開牛皮紙,二十包真空包裝的槐花蜜滾落出來,最底層壓着張泛黃的便簽:"新蜜,記得每天沖一杯。"這是母親今年寄來的第18個包裹,而從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這樣的包裹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凌晨三點零七分,急診室的熒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消毒水的氣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聲,我攥着繳費單的手指冰涼。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咳嗽聲,轉頭看見父親弓着背蜷縮在塑料椅上,母親正用掌心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像哄着小時候發燒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聞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傢具時,我突然明白——在她眼裡,離過婚的我,連套新傢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網友的婚房經歷引發熱議:她曾有過失敗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卻因「二婚」標籤遭准婆婆嫌棄,不僅被安排二手房當婚房,屋內更是堆滿不知從哪淘來的二手貨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