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劉瀟瀟,今年56歲,離異多年,如今單身獨居。
獨生兒子一直跟隨前夫生活,結婚前,兒子給我打電話說,只要我出30萬幫他買婚房,婚禮就讓我上台。
也許,是這麼多年一個人的緣故,我非常期待兒子給予我的這份親情,想着親眼見證兒子走進婚姻,兒媳喊我一聲「媽」。
然而,我還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人性。我給了兒子30萬,卻在婚禮上沒有我的位置,甚至都沒有讓我跟親家夫妻坐一桌。
為了兒子的婚禮,我隱忍着內心的怒火,等到事情過了以後,我找到兒子詢問為啥會是這樣,兒子說,160萬的房子,我只出了30萬,這是他喊我一聲「媽」的價值。
原來,在兒子婚禮前,兒子就想好了如何從我這裡要錢,利用我對親情的渴望,利用我對他的期待,把我手裡僅有的30萬養老錢「騙走」。
看着如此冷漠的兒子,我還能指望他給我養老送終嗎?一切都是他的謊言,更是我自己的傻,我不該在離婚20年後,相信母子連心,親情無價。
2、
我和前夫是校友,我們從校園戀情走進婚姻殿堂。那段讓我刻骨銘心的愛戀,是我此生最美的回憶。
然而,在兒子10歲那年,我親眼看到前夫帶外面的女人在我的床上,我選擇了離婚。
最初前夫不想要兒子,而公婆卻出面極力要回了我兒子,我帶着悲傷和心痛離開了我生活十多年的家。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前夫和公婆告訴兒子,是我不要兒子,所以才會在離婚後選擇到外地發展。而在我回去看望兒子時,兒子跟我說第一句話是,我恨你,你不是我媽。
也許,兒子的內心早就被前夫和公婆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他們覺得這樣是對我的報復,卻害了兒子一生。
多年以後,我再次聽到電話里兒子喊我「媽媽」時,我就淪陷了,我以為是兒子長大了,懂得了我當年的不易,也明白了我當年的選擇。
然而,我卻不知道,這是兒子對我最甜蜜的報復。
兒子帶着未來兒媳第一次到我這裡看望我,喊我「媽媽」,我流淚了,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單身獨居是值得的,我還曾暢想幫他帶娃,跟着他頤養天年。
3、
兒子第一次來看望我,給我買了很多的營養品,還給我買了一條項鏈,親自給我戴上,摟着我說,我媽最好看。
看着酷似前夫的兒子,我的思緒回到了30多年前的校園,前夫也曾這樣摟着我,說我最好看。
第一次見到未來兒媳,我也不能不給紅包,為了表達我的心情,我給他們兩個人每人10000的紅包。隨後,兒子時不時地給我打電話,來看望我,給我說未來的設想。
我在兒子的甜言蜜語里感動了自己,拿出自己所有的養老錢,本以為這樣,自己就能夠風光地出現在兒子的婚禮上。
然而,等我那天走進婚禮大廳時,就被安排在一個普通婚宴桌前,而說好我和前夫一起登台喝喜茶的環節,根本沒人叫我。
而我在那樣的場合下,是不可能為了這個事「大鬧」自己兒子的婚禮,說出去怎麼都是我這個當媽的不對,隱忍着,憋屈着,看着台上前夫和他的二婚老婆喜滋滋地接過新人的喜茶,我還是低下了頭,硬是把眼淚咽了回去。
4、
沒有等到兒子兒媳來敬酒,我就悄悄地離開了。不是我不想等着,而是我怕自己看到兒子兒媳過來敬酒,我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不想破壞兒子的婚禮。
離開是給我自己留下尊嚴,也是給兒子留點體面。
我以為兒子婚禮結束後會主動給我打電話解釋這件事,然而,我等了三天,兒子不僅沒有打電話,就連我給他發的信息都不曾回復。
我知道自己的心又一次被傷害了,我不知道,這是前夫跟兒子的「合謀」,還是兒子自己內心的「報復」。
就因為我這麼多年不曾去看過他嗎?不是我不想兒子,而是,兒子見我一次就說一次恨我,他又那麼小,我怎麼跟他解釋清楚呢?
我認為兒子長大就會理解我當初的做法,然而,我還是錯了,兒子的內心早就被別人種下了仇恨,他記恨我拋棄了他,記恨當年是我做錯了。
有時,成年人的謊言會讓一個孩子背負一生的孽緣。有人告訴我,我離婚後,前夫和公婆對外說,是因為我外面有人了,才堅決離婚,不要兒子,獨自跟外面男人瀟洒去了。
5、
兒子那時已經10歲了,知道些事情了,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前夫和公婆就是他最親近的親人,他們的話跟聖旨一樣,已經在他心裏埋下了我是個「壞媽媽」的種子。
所以,有今天的結局,我不怨恨兒子,反而想通過具體事情告訴兒子當年的真相。
然而,不論我如何跟兒子解釋,兒子已經不再理會我了,甚至把我的聯繫方式拉黑。
也許,我給兒子30萬,在兒子心裏,這是我作為母親應該出的,他婚前來看望我,跟我演戲,不過就是為了錢和報復。
兒子成為這樣,我又能怨誰呢?如果我把這件事折騰大了,不僅影響兒子的新婚生活,還會影響兒媳父母對兒子的態度。
一個連自己的親媽都敢欺騙的男人,能有多少責任心呢?
所以,我選擇沉默,既是維護自己的面子和尊嚴,也是給足兒子體面,往後餘生,我們誰也不再欠誰的了,我對兒子的愧疚,這30萬一次付賬了。
在這裡,我也要勸說那些離婚多年的姐妹,不要被親情欺騙,守住好自己的財富,只要你對親情還有利用價值,就會有人記得你。
真相雖然殘酷,但這卻是現實!
作者:華貴禪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