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雖然是兩個人的事情,但肯定會牽扯到兩個家庭,也許還要顧及周圍人的眼光。為了滿足所謂的門當戶對、男才女貌,不少人都只能在婚姻的門口徘徊,始終找不到真正能夠陪伴一生的良人。其實,只要兩個人感覺對了,那麼就是最般配的人,不管年紀相差幾歲、家世相差多大,都無法阻擋兩人追求幸福的腳步。
李先念和林佳楣的愛情故事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他們之間有着十五歲的年齡差距,曾遭到了女方家人和朋友的強烈反對。當時的林佳楣才剛剛畢業,有着大好的青春和前途,何愁找不到好的對象,但她卻偏偏對李先念動了心。
作為新時代的進步女性,林佳楣並沒有迂腐的愛情觀念,她認為愛情和婚姻都是自由的,別人的意見只能參考,但不能代替自己的意志,畢竟冷暖自知,唯有當事人明白其中的感覺。而她在見到李先念的時候,就認為他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因此毫不猶豫地奔赴了這場別人都不看好的婚姻。
林佳楣是個出色的女子,從小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是個知書達理的新時代女性,畢業後她響應時代的號召,加入了革命的行列。對於這樣的一位優秀女性,怎麼能不讓李先念動心,雖然曾有過一次婚姻,而且年齡比對方大不少,但他仍然想要奮力爭取自己的幸福。
在組織上的牽線搭橋之下,兩人漸漸熟悉了起來,對此林佳楣並沒有反感,反而深陷其中。儘管家人和朋友都擔心兩人會有代溝,很容易導致感情破裂,但他們對這段感情有足夠的信心,認為只要心中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的障礙。
林佳楣大學剛畢業不久,兩人就結婚組成了一個小家庭,他們之間的相處十分和諧,並沒有什麼代溝,平時的交流也十分順暢。李先念身為重要的領導幹部,工作上十分忙碌,林佳楣則負責照顧好家庭,兩人分工明確,日子過得溫馨有愛。
當李念先被調往北京工作時,林佳楣毅然放下了原有的工作,跟着丈夫來到了北京,繼續承擔著家庭的重任。她從來沒有因為勞累的生活而抱怨,只為了能夠讓丈夫安心工作。當然,林佳楣也不甘心整天守在家裡,畢竟她是個知識分子,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希望為國家出一份力。六十年代時她進入了衛生部,為國家的衛生事業貢獻良多,著名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有她的參與制定。
後來,李先念由於出色的表現獲得了黨和國家的肯定,之後還成為了國家主席,林佳楣非常為丈夫感到驕傲,但她並沒有因此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還是和以前一樣待人接物,繼續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繼續照顧好丈夫和孩子。林佳楣是李先念背後的女人,她一直在盡自己的所能經營這段婚姻,她對所有的付出都無怨無悔,讓丈夫毫無後顧之憂,才能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
李先念從始至終都將妻子的付出看在眼裡,對她充滿了愛和尊重,兩人的感情十年如一日,是有名的模範夫妻。1992年,李先念因病去世,林佳楣便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孩子們的身上,希望可以讓他們繼承父親的使命,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在她的努力之下,孩子們都十分優秀,兒子選擇了參軍,女兒則選擇從醫,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閃閃發光。
如今,林佳楣已經是一位99歲高齡的老人,她的身體依然十分健朗。晚年雖然少了丈夫的陪伴,但孩子們經常會回來,讓她享受到了不少的溫馨時光。她經常會跟孩子們講述丈夫的英勇事迹,傳揚革命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讓孩子們都能以此為榜樣,成為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