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兩個外孫都上了大學,父母卻日漸衰老,很少出去與人交流了。生活上他們衣食無憂,最大的幸福應該就是兒女的陪伴了。
前幾日,我和20歲的大學生兒子,帶了剛剛燉好的牛肉去父母家做牛肉麵。
一進家門,母親就說網上剛買了一件棉衣,有點肥了,正等著兒子過來幫她操作退貨流程。
父親則拿出了網上購物後掃碼返現的小卡片,讓兒子給他掃碼,回複信息掙1元錢。
自從用上了智能手機,兒子就成了老人的香餑餑,每次見面都有不同的問題等待解決。這方面兒子比我有耐心,也更專業 ,好多問題我也不會,所以老人還是喜歡和兒子交流。
飯後,父親說洗菜池的水龍頭不能旋轉了,要我幫忙修理。因為水龍頭的固定部位在洗菜池的下部,不方便下手,父親還特意從網上買了專用工具。
結果,水龍頭還沒修好,下部的軟管反被我們弄得漏開了水。這下父親着急了,開始述說以前家裡水件壞了自己維修的種種艱辛。
我寬慰他說,自己幹不了的事情找專業維修人員就好了,父親節儉了一輩子,哪裡捨得花錢維修,也不知道去哪裡找人幫忙。
講什麼都是多餘的,我出去買了新的水龍頭和下水管,還領了維修師傅回來。師傅很快就把新水龍頭換上了,還給父親把舊水龍頭修好了。
看着嶄新的水龍頭和下水管,父親開心極了,還是專業的人幹得好。
我再次告訴他,以後遇到水電問題,一定要請專業的師傅干,因自己不懂得修壞了更麻煩。花錢請師傅是做好事,疫情期間掙錢都不容易。師傅靠幹活掙了錢很高興,你花錢解決了問題也很開心,各取所得。
父親終於明白了道理,不能一味地節儉,花錢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同時自己得到了服務,皆大歡喜。
一天就這樣在父母家過去了,想想小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人,供我們上學學知識,現在卻反過來了,我們教他們學習新知識,轉變消費觀念,順應時代,提高生活質量。
其實,我又何嘗不知道,老人是想多省點錢留給我們花。
就像電影《你好,李煥英》中,賈玲穿越回過去,本來是想回報母親的愛,結果反轉過來得到了母親更多的愛。
父母的愛才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他們對孩子的愛是默默地傾其所有,從不想回報。
父母對我們的愛像路一樣長,我們對父母的愛卻像筷子一樣短。
感恩只是我們對父母的一點點的回報,我們應該用更大的「禮物」來感恩父母。父母為我們播撒愛的種子,我們為父母收穫幸福的果實。
父母最大的幸福原來就掌握在我們兒女手上。
上要敬老,下要愛幼,用感恩的心對待父母和家人,讓家庭和諧和睦,就是全家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