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猝不及防,不必脆弱或堅強

2022年10月30日20:30:03 情感 1641

知乎上有位網友提問說,「自己一遇到點問題就會煩躁、焦慮和恐慌,而且會經常抱怨自己無法承受這個忍受那個,面對失敗更是會一蹶不振……感覺自己很脆弱,應該怎麼?

反觀一下我們自己,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這樣?總是很在意外界的聲音,總是很自卑,總是容易自我厭棄,總是患得患失,總是害怕變化等等……

其實,只要我們活着,就有隨時遭遇各種挫折與創傷的可能。所以,偶爾的脆弱感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心態。但如果你經常被這些想法困擾,那你的脆弱感就有必要進行干預和調節了。

《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就是一本教你改變脆弱狀態的書。作者是美國作家塔勒布,他主要研究「隨機性」、「不確定性」、「稀有事件」等問題。


面對猝不及防,不必脆弱或堅強 - 天天要聞

一、你知道什麼是「反脆弱」體質嗎?

如果問大家「脆弱」的反義詞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說是「頑強」。而作者認為,脆弱的反面,不是頑強而是反脆弱。那什麼又是「反脆弱」呢?作者在書中,描述了三種人生狀態:

第一種,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像玻璃球,掉到地上就碎,這就屬於「脆弱」體質;

第二種狀態,遇到挫折,就像塑料杯,掉在地上,會變形,但一般會完整無缺,這樣的人屬於「頑強」體質;

第三,遭遇失敗,就是像橡膠球,掉在地上,不僅不壞,還會彈的更高,這樣的人就屬於「反脆弱」體質。

再講一個小故事,小老鼠和小矮人在迷宮裡,發現有一個儲存了很多奶酪的倉庫,這個發現讓他們開心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奶酪不見了,兩隻小老鼠無奈之下很快接受了事實,並趕緊行動去尋找新的奶酪,最終它們也找到了更好的奶酪。而兩個小矮人卻不願接受現實,整天悶悶不樂、怨天恨地,只能一天一天的等着餓死......​

所以,什麼是「反脆弱」?實際上「反脆弱」是作者塔勒布自造的一個新詞,它代表的就是一種在無法預測的、突如其來的變動中,依然能獲得成長、獲得好處的能力。

二、為什麼我們要成為「反脆弱」體質的人?

大家都知道,疫情讓我們的就業形勢變得非常緊張。我們身邊可能就有一些親戚或朋友,正在經歷被裁員或找工作的境況。

在經濟環境好,職業道路比較順暢時,一切都安好,但一旦風暴來襲,就會發現生活中的一切,比如房貸、車貸還有子女教育等出現問題。

因為,我們習慣性的把生活期待寄托在一個地方,當這個支點不穩時,整個生活和內心就會遭遇嚴峻的考驗及挑戰。

於是就出現「35歲現象」等等。「35歲現象」說白了,其本質就是「脆弱狀態」。因為這種現象最大的風險不是失業,而是心理的承受力。

大家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仔細觀察一下,任何一種有生命的物體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

所以,為了能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遇,我們需要擁有「反脆弱」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可以在自己脆弱時習得,但這樣付出的代價會很大。

但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容易焦慮,比較敏感的人,那麼,你反而會因為自己的這些特質,通過學習,比其他的人更快更早的獲得這種能力。

三、如何成為具有「反脆弱」體質的人?

那麼,要如何做我們才能成為「反脆弱」體質的人呢?作者給出的方法是:

方法一:允許自己犯錯。作者說,如果我們總是只做肯定以及正確的事,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

邁克爾喬丹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他曾在一則廣告中說,「我有超過9000次投籃沒有命中。曾經輸掉約300場比賽。有26次,人們相信我會投出決勝的一球,但是我沒有」,喬丹敢於失敗並且他也接受自己失敗。

因為錯誤代表的是波動,而波動會讓我們學到不一樣的東西和認知,這會讓我們變更加強大的同時,也會讓我們的「反脆弱性」再一次被提高。

方法二:走出「舒適區」,主動積極地製造波動。

《走出舒適區》的作者瑪德琳博士,曾說她的母親從小就鼓勵她和妹妹做「恐懼」的事,母親並不是不顧及她和妹妹的感受,而是想讓她們發現真正的自己和世界。

而博士也在一次次嘗試和突破中發現,那些曾經令她感到恐懼的事,其實也並沒有她想像的那樣恐怖。

確實,在舒適區里,一切得心應手,但這種環境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嚴重缺乏可變性和隨機性。所以走出舒適區,勇於嘗試和突破,有利於我們「反脆弱」能力的提高。

方法三:儘可能地建立冗餘,主動積極的去儲備或投資。作者說,冗餘是非常反脆弱的。

舉個例子,比如,有很多古代的建築直到現在都留存的很好,原因就是,曾經的建築師們不惜工本為建築保留了很多餘量。也正是因為這些冗餘,使得這些建築可以留存的時間超乎我們的想像。

反觀現在的一些建築,由於過於精打細算,試圖用數學的方式計算出那個所謂剛剛好的量,反而是脆弱的。因為這種比較功利的方式,沒有建立餘地和儲備。

俗話說「有閑便是主人」,說的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但這裡的「閑」,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閑情或無所事事的閑暇,它真正的意思是,一種有餘量的從容或能量的充裕。「沒有空間,沒有餘量,就什麼都享受不了。一直處在剛剛好的、非常精打細算的狀態里,人是很難有所享受的。

所以,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發展愛好,忙中偷閑,為自己留出餘地,留有儲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足夠的能量,去轉化出無限的可能,並以此來提高我們的「反脆弱性」。

寫在最後:

這世間有很多的突如其來與無法預料,我們無時無刻都處在變動之中。而在面對這些不可知、不可測、不確定時,《反脆弱》告訴我們,脆弱或堅強,在此時,皆可不必,我們只需要成為「反脆弱」體質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無常中,伸出手去把所有的猝不及防變成禮贈。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 天天要聞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早已註定。這4樣東西,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安排好了,與其強求,不如順其自然。第一樣是出身。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有人含着金湯匙出生,有人從小就要為生計奔波。但不管怎樣,這都是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 天天要聞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和女生聊天正開心,她突然說 「準備睡了」,是不是瞬間慌了神,不知道怎麼回?別擔心!不同關係、不同場景下,高情商回復能讓她帶着好心情入睡,還惦記着下次聊天。這 5 種實用應答方式,從曖昧期到普通朋友,教你輕鬆拿捏!一、曖昧期:溫柔寵溺 + 制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 天天要聞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女生弱弱一句 「不舒服」,普通回復可能就輕飄飄帶過,但暖男的回應可是藏着 「寵人秘籍」!想讓她瞬間被溫暖包圍?這些高甜又貼心的回復思路,趕緊學起來!一、溫柔詢問型:先了解情況,再行動(一)細緻關心細節「怎麼啦寶貝?是頭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 天天要聞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每次約女生都順利答應,可相處來相處去,關係卻像卡住了一樣,毫無進展?別干著急!這種情況背後藏着不少原因,找對 「病根」 才能對症下藥。今天就帶你分析分析,到底問題出在哪!
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 天天要聞

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在你住的小區里,有一個東西你經常見到,但卻從未把它當回事兒,你也從來沒用過它,甚至連打開它的工具早就丟了,可以說是整個小區里最雞肋的東西,但卻又必須存在。它就是信報箱。可別小看它了,它可能是當下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了,根據專業機構測算,信報箱市場規模預計將以年均複合增長率12.3%的速度擴張,到2025年市場...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 天天要聞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年逾五十,萬物皆淡,看過世事浮沉,懂得人情冷暖。有人說,女人五十之後,還要男人做什麼?其實啊,這不過是生命中又一程花開,「人間有味是清歡」,歲月從未虧待過用心生活的人。五十到六十歲的女人,曾經也為愛而哭,為家庭奔忙,終日操勞,也許青春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