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部的野心 不過自由一生
文:小月亮 | 排版:月亮巷
只有錢,才是安全感和快樂的源泉,你贊同嗎?
我是非常贊同的。
萬特特在《這世界很好,但你也不差》書中寫道:「不管是賺錢還是買房,最終我們想要的都是好好生活。」
如何才能擁有好的生活?如何有能力好好生活呢?
除了錢,我想不到其他答案。
上大學時,各學院有投稿要求,幫他人寫過許多的美文,以此來賺錢。
也算是機緣巧合,剛開始是舍友不知道寫什麼,我將平時寫的文章給她,結果沒想到真的可以。
慢慢的人傳人,我就將寫美文當做了「生意~」
雖然一篇也才十幾二十塊錢,但要求不高,寫的多也快,量變引起質變,賺的也不少。
用這些錢,買了不少書,當時年輕,也不懂理財,還買了許多漂亮的衣服,吃了許多頓炒米粉和轉轉火鍋~有點沒出息
雖然賺的不多,但是這些錢卻真切的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可以少問父母要一些生活費,減輕他們的負擔,可以隨心所欲的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用擔心要看誰的臉色,同學們也很羨慕我很輕易就賺到了錢
當時只覺得能賺到錢很快樂,只要有人要我寫的東西,就覺得很滿足。
給得起自己想要的,滿足得了自己的內心需求,錢,真的無所不能。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無論是過去的我,還是現在的我,對錢的看法始終如一。
只有當你對錢的願望足夠強烈時,你才能真正賺到錢。
大三暑假,我不甘於百無聊賴的待在家,剛好鄰居有小朋友找家教老師,我毫不猶豫就去了。
後來鄰居家不方便,就直接來了我家教,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姑姑們很照顧我,為了讓我賺點錢,給我打氣,讓他們的孩子加入了我們的學習隊伍~(他們的孩子學習好,完全不需要補習,感謝)
臨開學時,我賺到了差不多四千塊錢,那是我最為期待開學的一個寒假,因為我想早點拿着自己賺的錢,去學嚮往已久的駕照。
記得當時報名費2400元,剩下的錢就是生活費,花多久算多久。
當你賺錢的慾望已經強烈到隨時可以開始行動、隨時有勇氣的時候,錢會被你吸引過來。
開學沒多久,姐姐介紹我給她一個朋友寫篇文章,本來也就是朋友間的互相幫忙,未曾想她朋友後來給我介紹了很多「客戶」。
賺錢,最怕的就是說沒就沒。
賺錢,最需要的就是持續性。
因為源源不斷的被需要,讓我小賺了一筆。也是那時候,我從內心真正體會到了錢的重要性。
後來好幾千的駕照費用、說走就走的旅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輕易就可以買下、弟弟生日也可以毫不猶豫給他上千塊錢。
這些是錢帶給我的,實實在在的改變,真真切切的快樂,當然,更重要的是安全感。
那段時間,晚上較晚沒回到宿舍,也不用為幾十塊錢的打車費憂慮,而在此之前,卻常常為了趕最後一趟公交而沿路奔跑追車。
有一次,出來晚了沒車了,為了省錢,我就從市開發區走回學校,大概五六公里,在夜晚十二點半。(因為家教晚了,孩子在備考階段,當時家中只有他媽媽,沒法送我回去)
我比較路痴,膽量還很小,可是當生活逼得你進退兩難時,當窮逼得你生不如死時,你只能變得膽大、變得無所畏懼。
我從來不覺得談錢是一件很俗氣的事,當你吃過錢的苦和虧,感受過沒錢的生活,經歷過沒錢的絕望,你就會明白~
錢對有錢人來說,是娛樂工具;
錢對小康人來說,是吃飽喝足;
錢對貧窮人來說,是生命時間;
錢對覺得她重要的人來說,就是一切。
「我希望,大家無論通過什麼方法,都能掙到足夠的錢。去旅行、去閑着、去思考世界的過去和未來、去看書做夢、去街角閑逛,讓思緒的釣線深深沉入街流之中。」這是伍爾夫關於金錢的一段話,我一直非常喜歡。
僅僅是想想她所說的話,就讓我覺得十分美好,因為那滿是金錢帶給我們的快感和自由。
努力賺錢吧,為自由~為快樂~為安全感~為自己!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