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圍着一家大小,他們沒吃飯,哪怕我不想吃飯,也得下廚給他們準備。飯後的杯盤狼藉,總是要我來收拾。有時候自己想吃什麼,因為他們不吃,我也不捨得給自己買。要想出門,得做通幾個人的工作,有其中一個不樂意,我可能那裡也去不了。或者就是,因為有所期待想去那裡,卻最後不歡而散,不但沒有去成,還心情煩躁。
以前,也總是很期待逢年過節生日他們能記得,有沒有禮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主動。但男人都是大老粗,而孩子尚無太多經驗,往往最後什麼都沒有,即使有時後補了心裏總是很大旮瘩,覺得他們不重視,不主動,特別委屈,也特別不甘心。
長年累月,越來越覺得憋屈,心裏的怨氣我越來越大,即使做什麼,都心有不甘情有不願,最後,做好了給他們吃,他們也不開心,衛生搞好了,明明家裡窗明几淨,也找不到快樂的影子,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擰巴,憋屈,怨恨,各種情緒大家,感覺自己做什麼都不再開心。
看了許多故事,也聽了無數傳聞,也學習了很多人的感悟和過來人的經驗,有一天,我突然開悟了,我不能等着別人來愛我,我得先愛自己。
做飯,是一種責任,但我不會放大到為了做一頓飯而做,那樣做出了也不好吃。如果那天我很忙,或者確實不想做,我會告訴孩子或者孩子爸爸情況,我不想做,你們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訂外賣。孩子對於可以自由選擇也是開心的,家裡飯吃久了會想換換胃口,孩子爸爸如果自己不想做,自然也願意訂外賣。但有時他也嫌棄外面的是否乾淨衛生,就會自己折騰想辦法做一頓,孩子都會很給面子吃的乾淨。廚房是會被搞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以往我會各種埋怨,然後再跟在屁股後面收拾完。現在我樂意收拾就收拾,不樂意就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多數都會收拾好,細節上總是不盡人意,但好過自己邊生氣邊做。而且做過幾次後,男人也會覺得自己能做,也會慢慢想着偶爾主動去做飯。
關於外出遊玩,我嘗試一個人出門,發現真的不要太自在!我想什麼時候出門就出門,他們白天需要做什麼,自己心裏有數,孩子的事也會交代下。至於能做多少,我不太問,給自己自由,也給他們自由。反而各自會自行約束,而我自己也收穫了很多快樂!外出去大自然的樂趣,簡直就是治癒系的,心裏的很多煩躁不安的情緒,在大自然面前,慢慢會平復,投入到那樣的氛圍,你會覺得,生活原本美妙,之前那些一地雞毛的瑣碎捆綁了你,裹挾着你。但其實,掙脫出來,自有一番天地!有時走走,有時拍拍照,有時寫點東西,其實把一些喜悅表達出來,你的喜悅會加倍!而朋友們的喜歡和鼓勵,也會讓我覺得,自己能把一些美好,分享給更多人,也會有點成就感。
至於外出去那裡,自然要根據經濟情況,深知家庭經濟壓力大,也不會過份拿錢去所謂遠方旅遊而不管家人。這點是要拎得清的。我一般都是去市郊公園,綠道,或者爬山,假日時間長點,就會去下海邊,心情愉悅,而消費也比較低。有人覺得家門口有啥美景,不過自我安慰!其實不盡然,你如果經常去,每個季節,每樣草木都是不一樣,而觀察它們的生長,去聽花開的聲音,發現蟲鳥花草每一樣變化,真的是一件趣事!
至於說有時希望得到一些關愛或者禮物,我不會主動要,但是,我會自己給自己買禮物,特別想要的,其實並沒有太貴的,就借生日或者堅持做完一件事等等的理由,來犒勞自己,一方面,得到喜歡的東西,也是很大的喜悅,另外一方面,我也對自己有要求,而自己拼着這個方向去努力,有付出才能有收穫,也是一個激勵!
而自從這樣以後,我明顯不再擰巴,不再把自己的快樂取決於家人,基本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心情也慢慢好起來,而只要自己情緒好了,家人也慢慢不再有很大負擔,反而每個人都會畢竟放鬆,狀態也跟着好起來。而偶爾,也會收到一兩樣禮物,不管喜歡不喜歡,都是家人心意的表達,也會有感動!
我發現,我不再覺得自己有多委屈,也不會太多埋怨家人,覺得他們剝奪了自己的快樂,反而,因為自己開心了,打心底里覺得心情舒暢了,也不會再在細枝末節的小事上糾結吵架,家裡的氣場更流暢也多了些愉悅,慢慢地,家人好像都越變越好了!
之前打動我的是這幾句話:
你連自己都不愛,你怎麼會愛別人?
你只有有能力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所謂愛滿自溢,一個人自己有了愛的能力,內心流淌的愛,水到渠成,才能滋潤自己,也同樣滋養家人!
現在,我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