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信奉多子多福,認為養兒防老,尤其是在農村,沒有兒子會被人嘲笑,家裡兒子越多越覺得有面子。
可是真的等自己老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孩子能否給自己養老,跟性別沒有關係,而是看有沒有教育好。
父母想要子女孝順,言傳身教最重要,自己孝順父母,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孝順。如果幾個兒女全都不孝,也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
某地一個老人,在兒子家大門口坐了好久,只為吃一頓飯。可是等了將近一個小時,也沒人開門,老人只能無奈地站起來走了。
據知情人透露,老人已經70歲了,大家都喊他老韓頭。老韓頭有三個兒子,可是誰也不願意把他接到家裡住,他只能自己一個人住在老房子里。
三個兒子商量好了,每人管老父親一個月的飯,不分大小月,輪到誰就從月頭管到月尾,誰也別說吃虧、佔便宜。
明明有三個兒子,卻無人養老,光吃飯還斤斤計較,讓人很是唏噓。但是村裡人卻說,老韓頭現在有多可憐,以前就有多可恨。
原來,老韓頭年輕的時候很厲害,鄰居生了三個女兒,他總欺負人家。不僅當面罵人家是絕戶,還多佔人家宅基地,鄰居忍氣吞聲,不敢拿他怎麼樣。
對鄰居如此,對自己的父母也不怎麼樣,嫌人老了沒用,吃飯也是浪費,總是罵罵咧咧。兒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有樣學樣。
本來老韓頭覺得,自己比鄰居強,三個兒子,只要有一個成才的,自己就能享福了。可是事與願違,三個兒子都沒成材,還不孝順。
反觀鄰居,三個女兒一個比一個爭氣,都考上了大學不說,有一個女兒還讀到了醫學博士,在省城的醫院工作。
女兒們經常開車回來接父母去城裡小住,父母住不慣,三個女兒就湊錢給父母蓋了新房,兩層小樓很是氣派,裏面的家電傢具也很都是好的,鄉親們去他家參觀,不住口地誇老兩口有福氣。
原先被罵得抬不起頭來的鄰居兩口子,現在總算是揚眉吐氣。而老韓頭呢,自從老伴兒去世之後,就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老房子里,要多悲涼有多悲涼。
鄰居兩口子也是善良人,從來不奚落老韓頭,見面還問候一聲。即便如此,老韓頭都羞愧難當。
這天,本來應該去小兒子家吃飯,可是老韓頭一大早過去,敲門卻沒人開,在大門口坐了一個小時也沒等到人,這才起身離開。
看着老韓頭落寞的背影,人們議論紛紛,說什麼養兒防老,養了三個兒子,不如人家三個女兒的。
小編觀點
子女是否孝順,全看父母是如何教育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父母怎麼畫,他們就怎麼成長。
老韓頭年輕時不孝順父母,孩子們耳濡目染,對他也不孝順。言傳大於身教,即便他再教導孩子要孝順父母,可是自己說的和做得不一樣,孩子們自然不會聽他的。
老韓頭自以為有三個兒子就能保證自己老年無憂,還嘲諷鄰居沒有兒子,結果鄰居的三個女兒很爭氣,也很孝順。相比之下,老韓頭簡直要無地自容。
都說蓋棺定論,人真的不能說嘴,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事,會成為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