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有大部分的地區已經脫貧了,但是總有一些地方,是還沒被顧及到的。
在新疆,有個小夥子,今年24歲了,叫阿里木。阿里木有生病的母親,還有兄弟姐妹。自己早早的就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年前,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它聽說,去外地打工掙的錢更多。阿里木聽到這個消息,他心動了。
他和家人過完年,呆了沒幾天,就匆匆的出發了,到了很遠的呼和浩特。他在這裡一直特別努力的在掙錢。很多的時候,他都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但是想起父母,還有未經人事的弟弟妹妹,他怎麼也狠不下心來回去,即使他真的很想家。但是,從來都沒有說出口過,和家裡打視頻的時候,從來都是只報平安。他怕家人覺得自己在外受委屈,為自己擔心。
阿里木每個月按時的把錢打回去,日子過得也算平淡,只不過是孤獨了些。眼看着中秋就要到了,阿里木本就是沒什麼打算,可是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了字條。「阿里木,我是隔壁的阿姨,中秋就快到了,我們能邀請你來家裡吃飯嗎?我的孩子們也都回不來,看你的家人也不在,我們可以一起過節嗎?」看到小紙條的阿里木,心裏暖洋洋的。鄰居是一對老兩口,和他的母親差不多大,看見他們的邀請,阿里木答應了。
中秋節這天,阿里木早早的就回了家,買上了一些東西,就敲響了鄰居的門,鄰居看到阿里木也是很熱情的招待了他。阿里木對鄰居表達了感謝,鄰居也是覺得沒什麼,大家聚在一起熱鬧一下,才是過節。鄰居阿姨在廚房裡,忙前忙後,做了很多的菜,可是不見鄰居阿姨喊一句:累。她好像特別的開心,做了慢慢一大桌的菜。
第一道菜:大盤雞
這是一道新疆的地方菜,雞肉都是選擇的上好的,配菜也是兩個人趕早市去買的新鮮的。整整一大盤子的雞肉,幾乎看不見什麼配菜,雞肉吃起來也不柴,馬鈴薯也是燉的面面的,湯就算拿來沾饅頭,都得說上一個絕字。
第二道菜:饢包肉
都知道,饢餅在新疆是被用做主食的,每一個去新疆遊玩的人,都會拿着一個大饢餅回來。它分為好幾種口味,今天用的是沾了牛奶和芝麻,再烤出來的。羊肉串也都是自己串的,特別大的塊,捲起來,特別過癮。
第三道菜:孜然羊肉
這也是一道只有在新疆才能吃到正宗的味道的菜。羊肉卷要選擇新鮮的,放進涼水裡燒開,給他焯一下,然後就可以炒了,一定要用大火,爆炒,最後撒上孜然,特別香。
第四道菜:炒米粉
米粉是提前泡好的,不然煮的時候特別不容易熟。他的配菜就是芹菜和西紅柿,肉就是用的雞胸肉。除了它的醬,西紅柿就是靈魂,一定要調準時機,放小半個就可以,調一下味就可以了。
看到這4道菜,阿里木的眼睛瞬間就濕潤了,抱着鄰居阿姨就哭了,哭的淚流滿面,嘴裏說著,想家了。阿姨也是說著,常來家裡吃飯,阿姨給做好吃的菜。叔叔也是拿出兩瓶酒來,示意要和阿里木喝上點。
第一款酒,就是當地的特產,「馬奶酒」。它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馬奶,然後搭配的酒。裏面的奶香味就像是沖完奶粉,瓶子里殘留的奶味。然後隨之而來就是酒的味道,它的度數很低,主要是鄰居是怕阿里木不喝酒準備的。
另一款就是「蒸台回沙酒」了,如果阿里木喝酒的話,倆人就選擇喝這個。它就是用來造福天下酒友而存在的一款酒。不到200RMB的價格,就能得到一大瓶,滿滿1000ml的酒。市面上別的酒也就才500ml了。之所以能夠如此實惠,就是釀酒師要通過它和酒友們交一個朋友。為以後的發展鋪好道路。
別看它便宜,但是品質是沒得說的。它的製造手法就是通過7輪次的取酒,取其中的精華,然後,裝滿1000ml的酒。這整整一瓶都是釀酒師帶給我們的驚喜。而且,如果喝上一口這個酒,你就會知道,原來酒的衡量標準並不是價錢決定的。聞到它的味道就知道這酒特別的醇,喝的時候,能感覺到它的柔順和絲滑。酒花也是不錯的,喝完還有回甘,是一款好酒,拿來小聚,是不錯的選擇。
阿里木和鄰居叔叔喝了兩杯,覺得,鄰居兩個人真的都超級好,讓他體會到了在家的感覺。並決定,以後一定常來探望。
希望,每個出門在外的人都能遇上像鄰居一樣的好人。有什麼想說的可以發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