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部的野心 不過自由一生
文:小月亮 | 排版:月亮巷
最近,和一位好友聊天,她突然惆悵的說道:「你有沒有發現,慢慢的,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少了。那些曾經豪言壯志要永遠一起的人,總是在走散。」
迷茫如曾經的我,想必我們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想法。
我認為,用三毛的這句話解釋最恰當不過了——
「其實在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並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而是我們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
沒有朋友就是異類。大概我們小時候都會這樣,覺得沒有朋友的人很慘,會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
那時候,我們都還小,心思都還很單純,只要彼此喜歡,能夠玩到一起,就是好朋友。
我們可能會因為一塊橡皮、一支筆、一件很小的事情爭吵,吵得不可開交。
即使後來我們沒有和好,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我們也清楚地知道,我們疏遠的原因是因為某件事情吵架了。
不像現在,自然而然的、後知後覺的走遠,感覺毫無徵兆,細想起來又都是證據。
沒有道別,也不會有珍重,只是從此不再聯繫。
不久前偶遇了小學時最好的朋友,記得當時我們關係極好,好似連體嬰兒,只是終究抵不過時間的強大,曾經的熟悉也早已被如今的陌生所替代。
只是有時候,還是會想知道,她這些年過的怎麼樣?好不好?都經歷了什麼?
猶記得那天碰面,她只是很驚訝的瞥了我,在我們的目光即將觸碰到時,她收回目光並微微轉身。
我想,也不必遺憾,失去是常態,相遇相知相伴一期,已是彼此最大的緣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向,友情這條路上,有相遇,難免就有走散。
~
我曾經寫過一片10萬+閱讀量的文章《對一個人太好,就是失去的開始》,寫的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稱她孫大俠。
我們曾短暫的走散過。
那是大二時,早已經忘記了我們因為什麼鬧了不愉快,只記得當時我一度想退學,想趕緊離開那個有她的地方。
和一個人從形影不離轉為視而不見,是一個極為煎熬的過程。
明明很在意,又要裝做毫不在意的樣子,真是要命。
那段時間,為失去這段關係,狠狠地後悔過、自責過、悲傷過,可是我唯一沒做的就是真正的反思——為什麼那麼要好的關係,說散就撒?
直到後來我們和好,有一次聊到這個問題:「她很糾結的對我說:
和你相處,真的很快樂,只是有時候,你給的太多,對我太好,讓我很有壓力,讓我會不就自覺變得小心翼翼,擔心我做不好,給不了你相應的回應,讓你生氣。」
彼時,我才意識到,愛、原來也會是壓力。
反思過後,我才明白,我們相處的問題主要出在我身上——期待值太高。
友情,是需要給彼此鬆綁的,綁得太緊對兩人來說都不是好事。
就在幾小時前,孫大俠發視頻給我,聊了聊最近的工作、說了說家裡的事、計劃一起買冬衣、聊到了弟弟的學業、她也催我抓緊時間找對象~我也在想新年要送什麼禮物給乾兒子[她的小寶寶]~
有句話說:「朋友,就是自己選擇的家人。」靜下來想想,會覺得很幸福,為有這樣一位朋友。
不用刻意聯繫、不用有意而為之、不用胡思亂想的猜忌、可以大大方方的談論理想、可以喜怒於色的八卦家長里短、可以暫時卸掉面具,隨心所欲的做自己。
今天很開心,因為你的關心,幸福顯得更深刻~
我們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出現,也挽留不了一個人的離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不期而遇的驚喜,也接受突如其來的離別。
面對友情,不妨坦蕩一些,即使身後空無一人,你還有你自己。
正如肖爾斯所說:「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學會釋懷、看淡得失、適度期待、好好愛自己,關係才不會顯得那麼擁擠。
嗯呢,就這樣,大家晚安吶[月亮]
以上,共勉!
月亮巷,喜歡的小可愛可以關注我呀,也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月亮巷。
作者介紹:小月亮,業餘寫作愛好者。最大的野心是以書為友、以寫為伴、以分享為生,在書寫自己的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