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封建社會的「吃絕戶」,我才明白「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

2022年10月02日15:04:13 情感 1614

01

讀書時,被封建社會的「吃絕戶」戳傷了心。

一個家庭里,若是男主人過世了,並且家中沒有兒子,就會被認定為「絕戶」。男人的妻妾、女兒都沒有話語權,也沒有財產繼承權;全憑大家族裡的兄弟、侄子做主。

通常,妻妾改嫁,或者被變賣,女兒外嫁,年齡很小的女兒住在自己家,卻變成了「寄養」,最後逃不過外嫁或者變賣的結局。

自從有了「吃絕戶」的陋習之後,很多家庭就支離破碎,也有家庭為了有一個兒子,苦苦折騰。

看了封建社會的「吃絕戶」,我才明白「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 - 天天要聞

02

清代小說《八洞天》里有一個故事。

五代時期,河南歸德府有一個叫紀衍祚的男人,妻子強氏。

夫妻經營家庭十餘年,逐漸變富。但是沒有孩子。

紀衍祚想要找一個小妾,但是強氏不同意。畢竟,妻妾成群,難免要爭風吃醋。

眼看年紀過了四十歲,紀衍祚一着急,就和家裡的女僕宜男好上了,很快就有了身孕。

強氏把宜男視為眼中釘,然後暗中把宜男賣給財主畢思復。

另一邊,紀衍祚的侄子紀望洪因為吃喝嫖賭,弄丟了家財,正在尋找「吃絕戶」的機會。他想,要是叔叔紀衍祚一直沒有兒子,家財就一定會變成自己的。

強氏過世後,紀衍祚花了一筆錢,把宜男「贖回來」,同時宜男帶回了一個男孩。

紀望洪不甘心自己的計劃落空,狀告紀衍祚認外人為兒子,破壞家族規矩。在縣衙里,紀衍祚和男孩「滴血認親」,才澄清事實。

本以為,事情到此打住。但是紀望洪有了更惡毒的計劃,把男孩偷走,賣到了京城。

時隔八年,紀衍祚去京城祈福,再次和兒子相遇。紀望洪的如意算盤,到底是沒有成功。

不僅有普通人想盡辦法「吃絕戶」,還有一些貴族也如此。

比方說,宋代文人李清照二婚,嫁給張汝舟。結婚之後,張汝舟原形畢露,要佔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

戰國時,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李園春申君合謀,讓已經懷孕的李園的妹妹入宮,並成為楚考烈王的寵妃。當楚考烈王過世之後,李園的妹妹的兒子做了楚幽王,李園變成了權臣。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歸根結底,「吃絕戶」就是為了錢財。所謂「家族興旺」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我們常常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管怎樣,只要把財產給了有血脈關係的人,就沒有遺憾,隨時還可以要回來。但是有的親人,比外人更狠,不得不防。

看了封建社會的「吃絕戶」,我才明白「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 - 天天要聞

03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時代在變,但是一些傳統思想還在延續,尤其是在一些落後的村莊里。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廣西平南縣的阿芳、阿瓊、阿玲三姐妹,自從父母、兄弟過世後,就處處被大家族欺負。

同宗的叔叔和一些親戚,大搖大擺地在她們家承包的土地上,種起了農作物。土地徵收時,親戚們把三十多萬的補償款定在自己名下。

無奈之下,三姐妹把親戚們告了。平南法院做出判決,支持三姐妹的合法權益。

看過「吃絕戶」的現實之後,想起一句古訓: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這句話,給我們處理問題的智慧。

其一,建立一個像樣的家庭,讓外人無機可乘。

當你的家庭有錢有勢的時候,外人會怕了你。就是要算計你,也會有所忌憚。比方說,以家庭都很團結,把女婿當成兒子養,讓女兒在家庭里做主人。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總得推出一位強勢一些的「家長」,樹立做人的威望,不讓外人看笑話。

其二,改變傳統思想,堅決維護家庭利益。

遇到蠻不講理的親戚,你不要一步一步退讓,而是要堅持「男女都是傳後人」的新思想。對於冒犯你的親戚,應該予以打擊。

親戚之間打官司,是不好的事情,但是被逼到絕境了,你還礙於面子,吃虧的就是你自己。

平時,在親戚群里,要多宣揚勞動致富、團結友愛的正能量。哪怕是獨生女,也要理直氣壯地做人,不要認為自己矮一截。

其三,和親戚保持距離,尤其不要「錢來錢往」。

在親戚交往時,要保持低調,不要炫耀自己的錢財和地位。就算自己變成了眾所周知的富豪,也不要逞強,而是持續過簡單生活。這樣的話,親戚們不會知道你的實力,減少嫉妒。

古人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窮親戚來拜訪你,多半是求你辦事或者借錢,你有錢了,你要多長一個心眼。比你更強勢的親戚來了,要搞清楚其目的。

有的親戚,總是對你家虎視眈眈,可以考慮斷交。千萬不要引狼入室。

比方說,你在省城混出了名堂,就不一定要回到本地去定居了。以後,子子孫孫就能把省城當成家鄉。

看了封建社會的「吃絕戶」,我才明白「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 - 天天要聞

04

對於古代的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女子無才便是德;夫死從子」之類的話,不僅別相信,還要予以打擊。沒事好好讀書,和時代同步發展,展示家庭的新面貌。

有道是,人之難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

人心比海更深,令人望而生畏。不要把所有的親戚當親戚,要選擇性交往。那些衝著錢財來的人,看透不說透,捨去就好。

在此,也告誡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發財靠自己,欺心是惡果。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