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在他們滿心期盼女兒博士畢業的時候,女兒許文靜卻對他們心生不滿,冷言冷語,甚至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陳文博見妹妹和父母的關係如此緊張就試圖聯繫她,並開導她,誰知卻發現妹妹竟然將他的聯繫方式拉黑了。
一頭霧水的陳文博只好無奈地告訴父母實情,陳錦濤和許慧欣得知後就問女兒為什麼把哥哥拉黑?
一提到哥哥,陳文靜立即變了臉,她氣憤地說:「你們不要再提我哥,再提他我就跳樓。」
女兒的話讓陳錦濤和許慧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回憶着女兒的種種古怪和極端的行為,害怕她真的做了傻事,他們試圖勸說女兒打開心結,可惜卻絲毫沒有效果。
無奈的許慧欣向調解員尋求了幫助,她希望調解員能幫她們解決女兒和家人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回歸平靜的生活。
許慧欣告訴調解員,女兒從小就比較叛逆,所以她和丈夫對女兒的關注會多一些,再加上女兒要富養,所以他們夫妻倆對女兒幾乎是有求必應。
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兒陳文靜卻說他們重男輕女。
對此,許慧欣大呼委屈,她說兒子從小就比較懂事,長大後到國外求學,他們在金錢方面都是控制著兒子,但是對女兒他們卻是勸女兒多花錢。
在許慧欣看來,她和丈夫對女兒的寵愛遠遠超過對兒子的寵愛,可是陳文靜卻不認同母親的說法。
陳文靜告訴調解員,她是一個不怎麼花錢的人,她每天除了上課、自習就是去做家教,根本沒有時間消費。
調解員說,那你為什麼會覺得父母重男輕女呢?
陳文靜說,我哥讀博我父母高興得不得了,而我研究生畢業後想讀博的時候我爸爸是不同意的。
接着陳文靜告訴調解員,為了讓她回國,她爸爸不惜撒謊騙她。
對於女兒的指責,陳錦濤坦率地說自己確實是騙了女兒,但是也是出於無奈。
據陳錦濤說,女兒在英國讀碩士一年,花費了三十多萬,而這三十多萬是他借的高利貸,光利息每年就要還五六萬。
眼看着女兒碩士快要畢業了,陳錦濤以為自己快熬到頭了,可是女兒卻不工作,並提出要在英國繼續讀博。
陳錦濤說,在英國讀博士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如果不能順利畢業的話可能需要四年,這三四年的時間至少要花費上百萬,可是家裡已經沒有錢了,他只能先想辦法讓女兒回來。
調解員說,你當時把家裡的情況告訴她了嗎?
陳錦濤說,我是個要面子的人,我當時跟她說的是先回國,再商量。
父親的話讓陳文靜的情緒激動起來,她說,我爸曾經承諾要給我一個數目,這個數目夠我在英國讀博士的,也是因為這個我才把我未來的計劃告訴了我的老師和同學。
陳文靜還說,如果你不想讓我讀博,那你就提前告訴我,而不是答應我了又食言。
在陳文靜看來,父親既然已經承諾給她了,那就是父親欠她的。
包子事件
陳錦濤說,這件事情確實是他做得不對,但是家裡確實是沒有錢了,再加上自己身體不好,現在連生意都不做了,真的拿不出錢來了。
對此,陳文靜表示否認,她說,家裡不是沒錢,只是父母不想給她而已。
一直沒說話的許慧欣說,她就是這樣,我們說啥都不信,還說如果我們不給她拿錢的話她就跳樓。
調解員問陳文靜:「你覺得父母能拿出那麼多錢供你讀書嗎?」
陳文靜堅定地點了點頭,她說,我哥創業我爸給他拿了錢,我爸還給我哥買了車,到我要讀書的時候就沒錢了。
一提到兒子,許錦濤滿臉的愧疚,他說,兒子創業他是給拿錢了,但是只拿了六萬,兒子買車他也是只給了十萬,至於其他的他都沒管沒問。
調解員不解地追問陳文靜:「你為什麼那麼篤定家裡有錢?」
還沒等陳文靜回答,許慧欣說,她讓我們賣一套門市,那樣就有錢供她讀書了。
接着許慧欣說,我們沒答應她的要求,她就鬧得不可開交,還罵她爸,後來我們怕她想不開,就商量着讓她去別的國家讀博,這樣花銷也能小一些。
就這樣碩士畢業的陳文靜去了馬來西亞求學,原本陳錦濤和許慧欣夫婦覺得女兒該開心了,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女兒卻嫌棄馬來西亞的學校名氣不大,對他們更是非常冷漠。
而陳文博也表示自從妹妹出國之後,他就嘗試聯繫妹妹卻都聯繫不上,於是陳錦濤和許慧欣夫婦就去了馬來西亞看望女兒。
一天晚上,許慧欣和女兒陳文靜閑聊的時候試探性地說了一句:「你哥最近總是問我你怎麼樣了,你們倆怎麼了?」
陳文靜立即生氣地說:「不要跟我提我哥,我不想跟他有任何聯繫,你再提的話我就跳樓。」
許慧欣說,你們兩個都是我生的,我不能看着你們兩個就這麼鬧掰了,有什麼事情可以說出來,大家講清楚就好了。
很明顯,許慧欣是想緩解兒子和女兒之間的矛盾。
可是陳文靜卻明確表示自己不想跟哥哥緩和關係,以後就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互不打擾。
要求准嫂子離開
調解員不解地問:「你跟你哥哥之間到底因為什麼變成了這樣?」
陳文靜說,她和哥哥之所以鬧掰是因為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哥哥的女朋友。
原來陳文靜從英國回來後,陳文博就帶着女朋友住到了家裡,一天早上,陳錦濤到早餐店買了早點回來,他合計誰先起來就誰先吃。
結果女兒陳文靜先起來了,等她吃完飯,陳文博的女朋友嬌嬌(化名)也起來了,陳錦濤看到後就問嬌嬌:「你吃飯沒?」
嬌嬌說,我沒有吃的了,那個包子沒了。
陳文靜聽到後就跟嬌嬌說,不好意思,嫂子,是我把包子吃了。
嬌嬌連聲說沒事沒事。
一旁的陳文博聽到後就關切地跟嬌嬌說,走吧,我帶你出去吃。
陳文靜說,這件事情讓她非常難受,因為她覺得哥哥的女朋友就是在針對她,更讓她難受的是曾經愛她的爸爸媽媽和哥哥都沒幫她說話,而是齊刷刷地站在了哥哥的女朋友那邊。
陳文靜的話讓調解員很不解,調解員說:「聽起來那天發生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問題,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陳文靜說,我覺得我父母他們應該替我說句話,比如說我不是故意的之類的,而不是沉默不語。
陳文靜還說,讓她生氣的事情不止這一件。
按照陳文靜的描述,她因為讀博的事情很不開心,就給哥哥打電話說:「你能不能讓你女朋友先離開一段時間,我最近心情不好,需要單獨的空間和家人在一起。」
陳文博聽到妹妹的要求後,有點不太能理解,他說,你嫂子家是外地的,她沒地方可去,要搬的話我跟她一起搬。
隨後陳文博就帶着女朋友在外面租了房子,對於哥哥的表現陳文靜說,他真的不理解我的想法,更搞笑的是他連家裡的床單都捲走了。
對此,陳文博解釋,在他接到妹妹的電話之前,妹妹就已經跟爸爸媽媽鬧僵了,妹妹甚至口不擇言地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調解員說,你對妹妹的做法是不認同的,是嗎?
陳文博說,我爸爸媽媽供我們讀書,真的很不容易,我們長大了應該感恩和回報他們,而不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說罵就罵說威脅就威脅。
在陳文博看來,二十六歲的妹妹因為學業的事情跟父母爭吵,甚至以死相逼是不理智的也是不能被接受的。
調解員說,所以你妹妹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是帶着情緒的?
陳文博說,是,我心裏是有氣的。
陳文博還說,我搬出去後,我爸在我那住了一個禮拜,就因為跟我妹妹吵架了,我爸不敢回家。
調解員問陳文靜:「你為什麼要讓哥哥的女朋友搬走?」
陳文靜說,她只是跟我哥談戀愛,又不是我的家人,為什麼要一直住在我的家裡?
對於妹妹的說法,陳文博很不認同,他說,自己住的是父母的房子,並不是妹妹的房子,他帶女朋友回家是經過父母同意的。
一旁的許慧欣告訴調解員,女兒特別不喜歡兒子的女朋友,女兒曾經告訴他們不要同意兒子的這門婚事,但是他們夫妻倆認為只要兒子喜歡,他們就喜歡。
許慧欣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很震驚,調解員不禁問陳文靜,你為什麼那麼不喜歡你哥哥的女朋友?
陳文靜說,她也沒有表現出來特別喜歡我啊,我為什麼要喜歡她?
證明自己
陳文博說,自從自己帶女朋友回家後,妹妹就變得很奇怪。
據陳文博說,有一年陳文靜過生日,他看妹妹的手機舊了,就主動給她買了個手機,誰知妹妹一口拒絕了。
在陳文博看來,哥哥給妹妹買手機是很平常的事情,他不明白妹妹為什麼會如此抗拒。
對此,陳文靜解釋說,一她不喜歡欠別人的,因為欠別人的終究是要還的,二當時哥哥給她手機的時候,哥哥的女朋友嬌嬌也在場,她清楚地看到嬌嬌那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所以她才堅決拒絕的。
調解員問,你覺得嬌嬌的笑代表什麼?
陳文靜說,她就是在說,你看我說的她不會要吧,我特別討厭她那個樣子。
陳文靜還說,以前我跟我哥關係挺好,自從有了這個嫂子之後一切感覺就變了,尤其是我哥每次開車去接我的時候都帶着我嫂子,他倆坐在前面有說有笑的,我坐在後面很尷尬,我感覺我就是個電燈泡。
調解員說,你是不是覺得哥哥單獨去接你比較好?
陳文靜說是,我還是喜歡以前的我哥,也喜歡以前的家的感覺。
說著,陳文靜的眼淚就唰唰地往下流,她告訴調解員,其實她的內心非常孤獨,也非常渴望溫暖和家人的陪伴,只是她覺得父母並不認可她。
調解員說,所以你就繼續求學,希望通過拿到博士學位去證明自己的能力,也讓父母對你認可嗎?
陳文靜用力地點了點頭,她說,是的,我爸我媽曾經跟別人說過我沒有學習能力,所以我一定要證明給他們看。
對於女兒的說法,許慧欣和陳錦濤紛紛予以否認,他們說在他們的眼裡,女兒是最優秀的,他們只希望女兒平安健康。
父母的表態並沒有讓陳文靜感動,她固執地認為在她和哥哥之間,父母更愛哥哥。
女兒的話讓許慧欣的情緒激動了起來,她抹着眼淚說,你哥哥和嬌嬌已經領證結婚了,但是我們都沒給他們辦婚禮,一是因為沒錢,二是因為你們的關係太僵了,怕你怨我們。
陳錦濤也說,兒子的事業現在已經起步了,他自己花錢買了房子,以後婚禮的事情也讓他自己搞定,自己和妻子的全部精力和金錢都用在供養女兒讀書上。
在外人看來,許慧欣和陳錦濤為女兒付出了太多太多,也讓兒子和兒媳受了不少委屈,可惜他們的苦心卻不被女兒理解。
調解
調解員告訴陳文靜,她的內心深處很缺愛,她一直在以自我為中心地求愛、求關注,但是她不懂得換位思考。
調解員還說,能夠一門心思學習深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要考慮家裡的經濟條件和父母的感受,如果經濟壓力非常大,讀完碩士就踏入社會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陳文靜認真地聽着調解員的話,遇到認同的地方她不住地點頭,之後她陷入了思考。
之後調解員告訴許慧欣和陳錦濤,這個女兒表面上是帶着萬千寵愛長大的,其實內心卻不獨立,她需要父母和家人更多的認可和關注。
調解員的一席話讓許慧欣和陳錦濤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們表示以後一定會多多表揚女兒和傾聽女兒的想法。
而陳文博則說,他的工作已經步入正軌,現在的他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家庭關係,以後他會多關心和幫助妹妹,而目前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加上妹妹的聯繫方式。
陳文靜聽了父母和哥哥的話後,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她表示自己太年輕,說話做事都太極端了,以後自己會注意,她還說父母把她養育成人,很不容易,她以後會好好孝順父母。
說罷,陳文靜還在現場加上了哥哥的聯繫方式。
最後一家人擁抱在了一起。
結語: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對父母的心愿。
為了供孩子讀書,他們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切,就如故事中的陳錦濤和許慧欣一樣,為了供女兒到英國讀碩士,他們不惜借錢,可見他們對孩子的愛有多麼深。
可是在女兒繼續求學深造這件事情上,父親陳錦濤的做法是有失偏頗的。
正如女兒陳文靜說的,如果父親把家裡的實際情況如實告訴她,她的計劃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了,她也不會把繼續求學的事情告訴同學和老師,導致有變故的時候顏面盡失。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一切無可挽回的時候,陳文靜的做法卻讓人無法認同,她先是罵父親是騙子,後又以自己的生命相威脅,這些行為舉止不僅極端,還顯示了她內心的弱小。
只可惜陳文靜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反而認為只有讀了博士,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才能獲得父母的認可,殊不知學歷高低並不能代表能力強弱。
而陳文靜所說的包子事件更是說明了這一點,這在普通人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問題的一件事,卻讓陳文靜解讀到了不同尋常的信息,而且信息量非常大。
這也恰恰說明了她時刻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有人奪去了眾人的眼球,她就敏感和自卑起來。
而她把哥哥拉黑的行為更足以說明她的任性和小孩子脾氣,作為成年人,即便不喜歡某一個人或者不願意跟某一個人過多地往來,也不至於撕破臉直接拉黑。
畢竟成年人要有成年人的體面,而二十六歲的陳文靜依然沒有長大,或者說她根本也不想長大。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隨着時光的流逝,哥哥陳文博已經成家立業, 陳文靜也要面臨著就業和踏入社會。
在社會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認同你,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
換句話說,碰釘子、被否認是很正常的事情,陳文靜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而不是一味地求別人的關注和認可。
她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人生規划上,比如談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再比如規劃自己的事業方向,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等等。
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質疑家人和跟家人置氣上。
人們常說,內心強大的人像一道光,不僅照亮自己的人生還能包容別人。
這一點正是陳文靜欠缺的,她從小到大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卻極度缺乏安全感和自我獨立的能力。
作為父母,富養女兒無可厚非,但是富養不只是給予其優渥的物質條件,而是培養其強大的內心和豐富的精神財富,讓其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
很顯然在這一點上陳錦濤和許慧欣做的是不好的。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岸。
家是唯一一個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只有回到家裡才能感受到親情,才能徹底放鬆。
親情是彌足珍貴的,親人之間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多一點信任和支持,那麼他們之間的問題早就可以迎刃而解。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待陳文靜對待家人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