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鍾情與見色起意

2022年09月07日07:35:07 情感 1087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我們接着上一期,有關儲殷教授的扯淡建議。


有部分女讀者看了之後問了我很多婚戀與擇偶的話題,集中回答下。


大齡剩女已經成了一個社會性話題了,那麼這個社會性話題的實質是什麼?


你把這事兒搞清楚,問題迎刃而解。


我們就來看大齡剩女這個話題,你站在女性,尤其是大齡未婚女性的角度看,什麼感覺?


不舒服對吧?


就像過去有個詞兒,叫無業游民。這是帶有貶義的。前提是你默認每個人必須就業,無業是一種罪過,起碼你潛意識裡是這麼想的。


可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特殊的情況。


你比如有的人會講,我就不需要工作呀。我家裡有礦,既不需要賺錢,也不需要被認可,那我要工作幹啥?


也有人會講,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呀。我想要做的事情,沒有機會,讓我做的事情,我不想做。可就當下而言,至少現在我還沒有到離了工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你看這兩種人都會反感的,被說成無業游民,實際上每個人各有各的理由,並不希望你粗暴的干涉。


所以無業群體里,從內部就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想明白了。無論是壓根兒就不需要工作,還是執意要找到如意的工作,這些都是想明白的人。


我有什麼,我要什麼,我願意放棄什麼,每一點,人家都想明白了。


這些人沒有討論的必要,人家沒來問你,你犯不着上杆子的干涉別人的自由。


那麼另一部分,是沒有想明白的。他們沒有想明白我的選擇是優還是劣,所以才來問你。


這個話題解釋清楚後,你轉移到大齡剩女這個詞彙上面來看,會發現是一樣一樣的。


大齡未婚,對於一部分人來講,就是人家的選擇。人家知道我有什麼,我要什麼,我願意放棄什麼。


用不着七大姑八大姨跟旁邊嘚啵嘚啵的暗示別人是失敗者。


那麼對另一部分人來講,她們本來就是疑惑的,聽到這種明顯帶有貶義,或者暗示傾向的言論,會更加困惑,乃至焦慮。


這就引出了我們的話題,女性擇偶問題的根源就出在你的感受上。


別人說你大齡剩女,你在乎了,你在乎了從心理學層面上講,就表明了一種擇偶態度。


在乎,與不在乎,這就是男女之間最大的差別。


聊到女性擇偶,我們首先要看男性擇偶,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在乎的內容非常少。


一個男性,如果他自身條件優越,俗稱有得選,他會在乎什麼?


很少很少,一般來說,就是相貌性格。


可是我們反過來看,一個同樣自身條件優越的女性,她會在乎什麼?


她在乎的內容太多太多了。


她會在乎這個男性的能力,全方位的能力。賺錢的能力,學識,素養,談吐,幽默感。在乎這個男人的內在,他的性格,他的脾氣,他的價值觀,他對自己的態度。在乎這個男人的家庭背景,他父母的性格,收入,教育程度,習慣,等等等等。


網絡上有個段子,是說要搞定一個女人,有一堆的事情要做,你記得一系列的紀念日,要給她驚喜,要讓她有安全感,要了解她,要陪她看電影,要約她吃飯,要送她禮物,要記得她曾經說過的話,要明白她的暗示,要........


可是反過來,搞定一個男人,只需要陪他睡覺。


話有些極端,但是抓住了重點。


女性要培育後代,需要經過複雜的考察確保配偶是靠譜的,而男性不需要,他們更傾向於趕緊進入主題。


換句話說,這就叫在乎遇到了不在乎。


我前面說,當你聽到大齡剩女這個詞兒不舒服的時候,已經說明了你在乎。你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你在乎別人,你才想要了解別人。


女性在擇偶的過程中用的所有方式,所謂考驗,都是為了了解對方。


可是對方未必想要了解你。


你覺得對方是一見鍾情,其實對方是見色起意。


或者講,一見鍾情只有站在女性視角下才成立,站在男性視角下,都是見色起意。無非是掩蓋得好不好,表演得像不像。


能體會到這中間的性別差異么?


倪震周慧敏寫劇本,跑遍加拿大隻為找到最好吃的蛋糕,在周慧敏看來,這是他想要了解我,他很在意我。


在倪震看來,這些只是手法,他想要的是趕緊如願以償,你懂的。


所以李晨那個心形的石頭才會變成梗,他在淘寶上10塊錢買了一筐,每個女友都發一枚,說這是自己在海邊撿到的獨一無二的。


直到有一個女友在網上曬出來,其他女友紛紛跟着曬,大家才知道,有多少個獨一無二。


雄性,一切雄性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本能的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忽悠,學會了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


更學會了什麼?學會了不在乎。


在乎你就輸了,在乎,你的基因就不可能繁衍下來。換句話說,有一個算一個,我們的男性祖先,都是渣男。


不渣他就不可能留下DNA


渣男的策略就是放棄在乎。


如果有的挑,當然美貌加性格,如果還有的挑,像賈寶玉那樣難以取捨,那就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


或者,客觀條件不允許全都要的情況下,他開始疊加更多的要求。但是從內心深處講,其實男性對相貌與性格之外的部分的感知力沒有那麼強。


因為這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DNA深處的秘密。


可是女性有一堆要求,我前面說過,同樣是基因的秘密。如果女性不挑食,她的DNA就保留不下來。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的女性祖先,都是有一堆要求的。這些要求的篩選下,才能保證她選到不那麼渣的男性,幫助她完成後代的撫育。


你把這兩點疊加起來,就會發現,剩女是必然的。


有人問,為什麼古代沒有這個現象?


道理很簡單,因為古代根本不尊重人,根本不給女性選擇的機會。對古人而言,不娶是有可能的,不嫁,幾乎是不可能的。


今天,人類進入現代文明之後,學會了尊重人。既然你給了女性選擇的權力,那麼按照基因的選法,選不到合適的,是大概率事件。


換句話說,很少有女性是因為覺得另一半很完美所以結婚,大部分都是因為實在找不到中意的,眼前這個還湊合,那就這樣吧。


而有一部分,不願意湊合,於是就剩下來了。


那麼對於女性來說,是不存在無法婚配的,只要你願意湊合,總能找到人湊合。


現在只剩一個問題了,究竟可以摒棄哪些因素?


答案是沒有答案。或者說有兩個答案。


第一個是女性答案。女性的要求是瑣碎且繁雜的。


他愛不愛我?這很重要。他與我的三觀是不是吻合?這很重要。他是不是懂我?這很重要。他是否在重要的時刻都記得我?這很重要。甚至包括他的父母是否與我合得來,也很重要。


當這些要求全部保留的時候,你會發現什麼?發現你無法取捨。


你看女人逛街,找到一雙鞋子,它款式好不好?顏色好不好?好不好搭裙子?如果是褲子呢?今年也許流行,明年呢?


找了好久,逛街逛了八個小時,午飯都沒吃,終於找到一雙符合心意的,一穿,不合腳......,前面全白乾。


這就是我說的沒有答案,你在乎的東西如果有這麼多,那就等於無法選擇。


第二個是男性答案。站在男性的視角下做選擇題。


你看男性怎麼買鞋的?他跑去店裡,看見一雙鞋,合眼,試了下,合腳,就付款了。


就這麼簡單,他為什麼要看相貌?因為要合眼,他為什麼要看性格?因為不想給自己添麻煩。


換句話說,男人根本分辨不清楚那些美貌且溫柔的姑娘彼此之間的差異,在他們看來,大同小異,都挺好。


如果不用做選擇題那最好,如果一定要做選擇題,揀容易的,容易追的。


所以站在女性的立場上看,如果你真的想要督促自己儘快做決定,而不是任由時間流逝。那麼最好的策略就是像男性一樣,簡單一些。


或者說放棄一些要求。


放棄什麼要求?站在絕對理性的角度看,放棄保值率低的要求。


你去選輛車,是有保值率的,你去挑個人,也是一樣的。


人身上的種種特質裏面如果按照保值率排序,最高的是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是最難發生變化的。


其次是學識才華。這個東西有就是有,沒有也很難有。像呂蒙那樣經過時間讓你刮目相看的,是極小概率事件。


第三是財富,一般來講,十年過後,有錢人還是有錢人。財富會流逝,階層也可以穿越,但都沒有那麼容易,至少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最後才是那些表面現象,比如是否一見鍾情,是否有送給你心形的海邊撿到的獨一無二的石頭。


女人是感性的,可是決策最不需要的恰恰是感性。


如果你已經決定了要湊合,你選擇那些保值率高的品質,將來後悔的程度就要低一些。


你注意,我可沒有給你打包票幸福,我只是告訴你,怎麼做有可能痛苦的程度低一些。


實話實說,一個人的幸福感與他在乎的內容成反比。你在乎的越多,你就越脆弱,權游的台詞。


男性為什麼比女性容易幸福得多?因為他們不在乎。或者說他們的快樂簡單易得。


他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也不在乎細節,也不想了解別人。他們很容易就能快樂。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一見鍾情與見色起意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