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2022年08月15日19:48:24 情感 1647

01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過「低配生活」?


這問題一提出,知乎瀏覽量瞬間達到302w。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網友高贊回答是,唉,因為太香了。以前一雙鞋子大幾百,現在買個幾十塊的,光衣服鞋子每年就能省幾千;每天自己買菜帶飯,一年又能省下好幾千等。


周末去免費的景點,公園,博物館,圖書館,坐地鐵來回,再也不打車了。以前差不多每年打車都幾千。出行這塊就等於省下四五千。


總之全方面低配,省啊省……


不但能還房貸,贊助父母,養小孩,還能存下來一點,生活更踏實,也更有奔頭。你說香不香!


是啊,這樣生活不香嗎!有網友質疑說這樣生活質量是不是低?其實低配生活,是相對於「高配生活」的一個概念,指用不多的花費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低配不等於沒有品質,是在各種奢華的誘惑下,人們對生活、對社會要有一種清醒的認識。


就拿吃穿兩方面來說把,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自己下班後買菜做飯給家人吃,第二天還有飯帶。一方面是用較少的錢吃到了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一家人整整齊齊坐在一起吃飯不開心嗎?


對於穿,當你對名牌不再有執念,而是追求舒適、簡單,整個人也會變得很輕鬆,而不用花很多心思為每天買什麼東西而糾結。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02 哪有什麼低配生活,不過是回歸理性、拋棄了消費主義而已。


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消費主義,可觀看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什麼是「消費主義」?說白了,就是鼓勵消費,製造一些莫須有的噱頭,鼓勵人們透支消費。


比如,我的新衣服是用來討好自己的,我的人生也是。


雖然買不起房子,但可以款待自己的肚子。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來源:豆瓣網友


體重,不會因為少喝一杯奶茶而變輕。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來源:豆瓣網友


錢不是攢出來的,錢花在自己身上永遠不浪費(這句是精緻窮的起因)


你與女神的差距,僅僅是一個lv包;是男人,鞋櫃里就應該有一雙AJ


一生只能定製一枚的鑽戒


小孩才做選擇,我都要


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


以上這些,你中槍了嗎?雖然消費是個人的自由選擇,但「消費主義陷阱」不可不警惕。


因為消費主義會創造你本不需要的需求,讓你買買買。一邊當著月光族,另一邊又以各種花唄分期等信用卡進行超前消費。有的下個月工資還沒發,這個月就已經把錢給花完了,錢包永遠都是癟的。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更可怕的是,消費主義操控人的觀念,讓人變成一個物質的奴隸。


它們主張你的消費就是你自己,越沒人愛越要愛自己,鼓勵你買買買。稍有不慎,就掉入了陷阱。比如不管經濟實力是否足夠,買衣服就得去專賣店,護膚品就得用海外牌子,手機一定要用iPhone才有面子,想要的就要早點買,早買早享受。


有個同事就有這樣慘痛的經歷,剛實習的時候,月薪3k,嚮往着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真正的都市麗人。


當時身邊流行的觀點是:你的消費就是你自己。看着城裡本地的同事在背lv,每天各種精緻下午茶,聊着她不懂的圈子生活。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想想錢是掙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果斷分期,花3w買了個包。


後面背到辦公室,大家都問她這A貨是哪裡買的,蠻真的。自尊心受挫,原來怎麼物化並不能讓自己成為某種人。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連續幾個月省吃儉用瘦了一大圈,那時又碰上家人生病了,自己拿不出錢還要還債,才知道存款才是年輕人的底氣。


03、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消費


一、學會記賬,梳理自身財務現狀

蘇格拉底曾說,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同樣,如果不對過往的消費進行總結和反思,那就永遠不知道錢花哪去了,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那財務狀況也無法改進。


二、奉行極簡主義,斷舍離

每個月發了工資,先將自己要儲蓄的錢存起來,然後再分配投資、支出等。

什麼是必要的支出。如房租水費電費、買菜做飯等等;不必要的支出,如喝奶茶、買衣服,過度外出聚會等


聰明人都開始過「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三、認清自己的需求,並匹配對應的購買能力

理性消費不是不讓你消費,而是不要被商家的套路誘導,要在慾望和購買力之前找到平衡。

比如月薪3000,就不要分期去買名牌包。存款5000,就不要為了面子報名各種高大上的藝術課。


當你不確定某個東西是否是你真的需要,你就把它們放入購物車一星期,回過頭再去看看這個東西是否值得買,是不是現在就要買。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量力而行、按需購買。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