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夫妻有短板,沒有精力來支撐愛情,3點模式又有它生存的空間

2021年10月15日15:50:16 情感 1651

老少夫妻是社會發展必將經歷的一個小眾模式。社會的進步必然是壓力與機遇並存,噴泉的完美在於它的壓力,瀑布的奔騰是它斷了自己的後路。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觀點,是你的價值觀跟情感體系產生了穩定,如果說老少夫妻絕對不行,即使再強的慾望,你也不會搬起石頭堵自己的路。

老少夫妻有短板,沒有精力來支撐愛情,3點模式又有它生存的空間 - 天天要聞

1.大眾的認知本身就存在一種固化的模式,男人應該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責任

我們都知道財富的累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然而婚姻愛情又是那麼如此的現實。

年輕的男人五官上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但是現實中往往是柴米油鹽的手下敗將,因為他不具備家庭穩定基礎的物質。離開物質的愛情再怎麼轟轟烈烈、也會在歲月的平淡中磨平菱角。

女人又比較敏感,雖然洞悉愛你,同時也懂的沒有物質的愛情是非常脆弱。所以在擇偶標準方面就比較看重物質,並不是說,她是什麼拜金女,而是生活需要愛情,愛情更需要物質的襯托,這也是老少夫妻最重要的存活空間。

2.年長的男人更懂得體貼與包容,而這又是誘惑女人的最強條件之一

女人的潛意識都有一種「戀父」情結,而這種戀父情結使她渴望一種關心與呵護得到延續,只有年紀偏大的男人才有父愛的感覺。

從前我們說,年齡相仿是男女結婚參考的依據之一,滄桑見過之後,女人擇偶尋男人年齡偏大成為標準的美麗。

聽話聽音,「女兒是父親永遠的情人」其實是有心理根據的,只要找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就會被一輩子疼愛、關愛,同時會包容自己的任性、嬌氣等行為。

骨子裡就希望被照顧的女人又怎麼經得起老少夫妻的誘惑,就像喜劇之王》里張柏芝聽見周星馳那句「我養你啊」,明知不可為還不是被感動的稀里嘩啦……

3.幸福的婚姻多種多樣,良好的溝通,彼此的包容,當然也少不了名與利的捧場

老少配之所以不被認可,或者說是不被看好的愛情,它最重要的原因無非就是穿插着名和利,也成為別人調侃的對象。

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女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即使真愛也願意被別人誤解,「我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要很多很多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當一個人他覺得他一生都不可能達到他的目標,或者說那種空洞的夢想,他就會退而求其次,儘可能地實現自己的願望,那麼老少夫妻至少可以滿足他大部分的心理。她可以得到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你認同的老少夫妻當然就是自我實現。

存在客觀上一定是合理的,老少夫妻一定會存在,只是這個度應該有所控制,年齡差距過大就會造成一種社會觀的扭曲,比例過大社會和諧就會被牽制。

中國人講「皓首紅顏」,年輕可以裝扮,老少夫妻最大的問題是生理差距。

老少夫妻有短板,沒有精力來支撐愛情,3點模式又有它生存的空間 - 天天要聞

假設一個女人嚮往渡邊淳一說,女人表面上都喜歡高雅的男人,但卻更願意接受「渣男」,那麼他一定會彌補體力的不足,變着花樣滿足你的嗜好,一個男人喜歡女人的吹彈可破,有時他覺得皺紋的肌膚更令他心曠神怡。那麼某一次的感動,自然就看不見時間的流失,愛情真的沒有雜念,老少夫妻也可以幸福的生活。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夫妻高速上發生爭吵妻子強行下車欲跳橋,幸被路過民輔警及時發現救下 - 天天要聞

夫妻高速上發生爭吵妻子強行下車欲跳橋,幸被路過民輔警及時發現救下

高速高架橋上,巡邏民輔警猛然看到一男一女站在橋邊拉扯,趕緊停車上前詢問。原來,夫妻二人因家庭瑣事爭吵,妻子情緒激動之下欲跳橋輕生……5月21日下午,在甘肅隴南十(堰)天(水)高速上發生了這樣驚險的一幕。5月23日,紅星新聞從轄區高速交警處獲知,欲跳橋輕生的女子最後被成功勸說救下。 ▲視頻截圖5月21日14時許,...
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中國小伙求娶走?大反轉! - 天天要聞

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中國小伙求娶走?大反轉!

「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來旅遊的中國小伙,希望小伙能花300萬敘利亞貨幣娶自己去過安穩日子。」近日,有網友吐槽某短視頻平台上有大量不同用戶發佈以外國年輕女孩為背景的視頻,並配上「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來旅遊的中國小伙,希望小伙能花300萬敘利亞貨幣娶自己去過安穩日子」等雷同的文案。平台方回應稱,部分用戶發佈同質化...
1995年,未婚夫考上大學後與我退婚,多年後我卻十分慶幸 - 天天要聞

1995年,未婚夫考上大學後與我退婚,多年後我卻十分慶幸

心有所牽,路才遠行"小燕,他考上大學了,退婚的信剛到。"娘的一句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我炎熱的夏日午後。一九九五年,我二十歲的心事,就這樣被沖散了。我叫周小燕,是縣城裁縫廠的一名女工。那年,我和李銘輝的婚事是兩家父母一手操辦的。
每日心理學:解鎖生活中的「心理小開關」,讓你更懂自己和他人 - 天天要聞

每日心理學:解鎖生活中的「心理小開關」,讓你更懂自己和他人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同樣一句話,不同人聽了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為什麼有些習慣總是難以改變?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選擇、每種情緒、每段關係,背後都藏着心理學的「底層邏輯」。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心理學概念,幫你打開認知自我與世界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