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我並不擅長,但我真的經歷過。(二)

2021年10月11日22:18:02 情感 1094

這些事我並不擅長,但我真的經歷過。(二) - 天天要聞

想想這一路經歷了多少才走到一起的,可是為什麼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變得不幸福,而有些人卻很幸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真實的故事。

我身邊的一個親戚,結婚7年,育有一男孩,家務事都是女主一人承擔,男人主要負責在外打工養家,一家三口多好的家庭,可是結果卻是以離婚告終。

本來看似幸福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7年前,在媒人的介紹下,這個親戚她和她老公相親,倆人都是內向型,不愛說話,相處沒過多久就談婚論嫁了(也是很神奇的)。由於兩人沒有什麼文憑,只能出外打工,沒過多久就懷孕了,只能回到老家去養胎,她的老公為了家庭生活更好,還在外面打工,而她就在家照顧孩子,沒有出去打工,之前還是好好的,時間久了,她發現,她的老公回家的次數變少,夫妻親熱的次數幾乎沒有,還總是嫌棄她種種不好,再後來就是總吵架,吵着吵着就散了。

其實,對於這樣的事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丈夫回家次數變少,夫妻親熱的次數幾乎沒有的時候,作為妻子的敏感性就應該想到,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情況,這個時候,兩個人應該坐下來促膝長談,而不是發現了總吵架,這樣只會越來越糟糕。

這些事我並不擅長,但我真的經歷過。(二) - 天天要聞

這個故事有三點需要已婚人士共同關注的:

1、婚姻是需要經營的,不是距離有才產生美,而是當有距離的時候,適當地要拉近一些。夫妻之間需要多溝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難處、彼此的內心世界。

這些事我並不擅長,但我真的經歷過。(二) - 天天要聞

2、全職媽媽這件事情,我們作為新時代女性要完全避免的,無論你是家庭富裕還是不富裕,都不要完全地做全職媽媽,因為這樣,你會與社會脫軌、沒有自己的生活圈、沒有自己的收入,所以,會導致一系列的夫妻問題、家庭問題產生。

這些事我並不擅長,但我真的經歷過。(二) - 天天要聞

3、男主內女主外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男人在外很累,作為妻子的應該理解,反過來,作為丈夫也要理解妻子的不容易,家庭中,每個人付出都不少,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才能使得家庭走向更好的未來。

這些事我並不擅長,但我真的經歷過。(二)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魚要講水,人要講理。」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被這樣的心靈雞湯餵養——「講理走遍天下,不講理寸步難行。」於是,與陌生人講道理,與朋友講道理。然而,當我們踏入婚姻的殿堂時,卻發現,那些條條框框的「道理」似乎失靈了。環視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就是敗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着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聞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勞換寒心晨光透過紗窗灑進廚房,陳玉蘭揉了揉發酸的肩膀,將剛蒸好的小籠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豬肉還帶着新鮮的涼意,那是她今早五點就去菜市場挑的前腿肉,為的就是讓小宇吃上一口熱乎的鮮肉包。「媽,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蘇曉雯的喊聲從卧室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 天天要聞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18歲的女孩,本應該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學習,在父母面前撒撒嬌,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兒一般的年齡,她的生活卻沒有那麼美好。李艷君,18歲,來自廣西,在當地的一所民族商業學校讀中專,5月1日這天學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