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貝索斯的一句話:
宇宙希望你成為普通人。從1000個方面來說,它正在把你拉向普通。千萬別讓它變為現實。
把自己遠離普通的過程,我稱之為奮鬥。
這裡沒有貶低「普通人」的意思,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但我們也要知道,平凡並不意味着平庸。
從生命存在的意義上講,與眾不同的意思不是說標新立異,而是不得不如此。
貝索斯曾通過生物學的層面來說明這點,他指出所有的生物都在努力讓自己避免與周圍環境的融合。
比如乾旱地區的動植物如果順其自然,讓自己體內的液體流向外界,那它們就會死亡。
人也是一樣,人在死亡後,體溫將會同周圍環境保持一致,身體會與環境達成平衡態,並最終融為一體:
塵歸塵,土歸土。
所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死亡不可避免,但在死亡之前,我們必須努力避免死亡。
這其實就是生命的反熵增。
人生一旦到了「鬆一口氣」的階段,那就基本是順着熵增的趨勢走,最終不得不迎來生命的凋零。
因此,人生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需要應對挑戰。
面對這個世界想要你達成「一致性」的趨勢,你要想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實在是非常卓絕的挑戰。
我們說人的生命是一個奇蹟,這個說法就是在強調與眾不同的價值。
為啥要與眾不同?
因為這是人的尊嚴和意義所在。人生在世,最怕就是活得千篇一律,泯滅自我的個性。
人生的成功和美好,都是人的獨特性所閃耀的光芒,為此,我們需要承受很多的痛苦,付出很大的代價。但就像貝索斯所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真正希望你們做到的是,擁抱並現實地認識到保持這種獨特性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你必須為自己的與眾不同「付出代價」,但「做你自己」始終是值得的。我們可以而且必須做得更好。
要知道,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什麼都不用做,幸福就會從天而降。人生從不遭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事。
要麼墨守成規,要麼勇於創新。不要活在別人的想法里,不要隨大流,不要如世俗所願,成為一個世俗認同的「正常人」。
事實上,每個人都只能為自己負責,歸根結底,人生是一個孤獨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我們會遇見很多人,遭遇各種感情的沖刷,但最終「孤獨」才是自我的歸宿。
時間一去不復返。人生只有一次,世俗的慣性,環境的熏染,都是很強大的,有時候我們難免會感到無能為力,想要放棄,這時候,是你獨特性在提醒你,不要投降。
因為你想要塑造自己的人生,你追求的是一種極為充實、有意義的人生。人生也許就是一場冒險,我們要以智慧和勇氣為伴,遠離安逸的陷阱,探索未知,創新創造,貢獻價值,積極主動地過精彩的生活。
最後用古人一番話與諸位共勉:「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