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媽媽,哪天我死了……」
母親:「傻孩子,聊這個幹嘛,不吉利,快別說了」
你和自己的父母,聊過死亡嗎?他們的,或者是你的。
以上對話,是我的真實經歷,我只是用這句話開頭而己,想說的,其實是別的,沒想到,媽媽的反應這麼大。
我是心理諮詢師,見證過很多人性的深淵,我想對你說:
很多人過得不幸福,因為他活成了,好像永遠不會死的樣子!
這篇文章,我要和你聊一聊,死亡!
彩蛋在最後,讀到那裡,少部分的人會有頓悟之感。
來,做一個動作:
將你的左手,手心向上,放在眼前,仔細看看它,看看每個手指的紋路,看看掌心歲月留下的痕迹,用你的大拇指指腹,輕撫其它四個手指。就在這個當下,你的手是如此的靈活,它接受你的指令,做一切你想要的事情。
但是遲早,這隻手,就會成為枯骨,失去所有生命的特徵,不僅是這隻手,你的身體,每一個部位,都會失去生機,然後,變成一捧灰,消失在這個世間。人活一世,不過就是在死亡候見室里短暫的停留,很長壽的,也只是百年而己。
你的身體,它其實並不是你的,你只是它的使用者。當你深度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你會做三件事:
- 享受它
- 用好它
- 善待它
你會發現,那些活得幸福或取得成功的人,通常都對死亡有超越常人的認識。知死,而後懂生!
知死,然後會享受身體
這個部分的內容,有點玄,做好心理準備。從一個例子開始吧,洗澡這件事,你幾乎每天都會做,它會讓你有很強的寧靜幸福感嗎?對於多數人來說,洗澡只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沒什麼特別的,於是,洗澡就只是洗澡,經常重複的一件普通事而己。
知死的人,洗澡都是享受,他能感知到水流親吻每一寸肌膚的感覺,安靜、祥和,在這個過程中,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全然開放的,他的心靈全部都是安住在這個當下,身心一體,全然進入當下,與水流互動,去感知身體的感知。
他是癌症後期患者,他告訴我,自從知道自己只剩三個月的生命,洗澡這樣的事,就成了享受,吃飯也是。他說,以前吃飯的時候,吃飯是個任務,一邊吃飯一邊刷手機是常有的事,現在呢,吃飯本身成了享受,每一口細嚼慢咽,都是幸福。
人們總是對習以為常的事情麻木,除非,你知道這所謂的常,只是無常。
你的身體,正在不斷走向死亡,一天比一天衰老,幾十年後,變成灰。現在,這個當下,它還屬於你,用心感受它的存在吧,快樂哪有那麼複雜?最高級的快樂,就是存在本身,因為我存在,所以我有足夠的理由快樂。
撫摸一下自己的臉,對自己說:這個身體,遲早會死去,我要享受它的每一個體驗,包括被蚊子叮咬了一口的疼痛,以及內急憋不住時的煎熬……
知死,然後會用好身體
不是我說,大多數人浪費了這個身體。如果你現在30歲以上了,你大概有所發現,現在的你,記憶力比不上學生時代那會,體力也差了不少,最典型的癥狀是熬夜能力變差了,一夜不睡覺,第二天精神會很差,不像以前,一宿沒睡,隔天沒事人一樣。
你的身體,就像是一台手機,性能是在不斷變差的,終有一天會徹底報廢,死亡的發生在一瞬間,但通往死亡的過程,一直在發生!這個過程發生有點慢,慢到很多人根本感覺不到。知死的人,會有效利用自己生的時光,他們不允許自己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光陰。
一個哥們,30歲出頭,就有了兩個博士學位,年收入百萬,但依然每天保持12個小時以上的工作,他說:
我是研究物理的,知道生命的有限,而認知的無限,所以,我想在死之前,儘可能的創造價值,至少,儘可能的做成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最想做的有哪些事?列一個夢想清單的話,肯定有很多,比如,周遊全世界之類的。接下來就有人說了,列出夢想有什麼用,要錢的,沒有錢,一切都是枉然。錢從哪來?來自於你的價值,價值來自於哪裡呢?來自於你對時間的運用。這個哥們,出身非常普通,高中復讀了三年,但他足夠拼,充分利用了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
問題來了,你的有生之年,你運用好了嗎?你每一天的寶貴時間,都用來幹嘛了呢?不要等,你想要過的生活,等不來的,你只能拼!記住,你會死,你的時間不多了,你得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每天睡前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我有效利用自己身體了嗎?我是否珍惜了每寸光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的睡眠會非常的踏實,反之,焦慮會如影隨形……
知死,然後會善待身體
你看身邊的人,有人剛到40歲,就有一種未老先衰的樣子,為啥?不懂得善待身體唄。飲食不注意、作息不規律,還經常沉迷於某種慾望。
有一次,我在體育館健身,看到一個50歲左右的大哥,模仿動物,四肢着地,快速地移動,我問他,這是幹什麼?他說這是一種特別的鍛煉,對身體很好。隨後,我聽到了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
原來,他年輕的時候,啥都沾,煙酒熬夜啥的,從來不忌諱,父母讓注意身體,他的答案是,反正遲早得死,享受當下最重要,他對自己說,活到50歲就行了,幹嘛要那麼長壽。後來,他真的50歲了,身體非常差,他開始慌了,各種想辦法。
他就是典型,為什麼縱容自己的慾望?為什麼放縱自己的懶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活成了似乎不會死的樣子!而實際上,他會死,而且,如果不注意身體的話,這一天會更快到來。
為什麼很多人到了不惑之年後開始養生?因為他明白了,死亡真的如此之近!
來,盤點一下自己,你健身嗎?你的身材保持得怎麼樣?和同齡人比起來,你的健康狀態如何?照你現在的情感來看,你活到80歲的可能性有多大?
深度思考
接下來的話,有點燒腦,但特別營養,不過,你既然已經看到了這裡,我知道,你是走心和有耐心的。
有句話叫做「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讓當事人有後福的,是大難不死這件事情嗎?當然不是!而是這個瀕臨死亡的過程,讓他重新認知了生命!當他重新認知生命的那一瞬間,他的內在信念系統全面升級,心變了,命就變了!
我一個徒弟,天生內向,非常自卑,讀到大二,還沒有什麼朋友,很自閉。那年暑假,他被車撞了,昏迷了七天七夜,醒過來後,性格大變,開始在放學後擺地攤,吆喝着賣東西,整個就像換了一個似的,變得自信開朗了起來,大學畢業沒幾年,竟然成了所在單位 的核心骨幹。
原來,所謂的昏迷,是他不能說話,躺那不能動,但醫生和家人的對話,他聽得一清二楚。醫生對他父母說,這個孩子,醒不過來了,你們準備後事吧,另外,趁着年輕,再生一個。
父母那個撕心裂肺人哭啊,他全都聽了進去,但就是醒不來,他的心中一直在放電影,想起過去的日子,他太膽小了,很多想乾的事沒幹,如果就這麼走了,太遺憾了。
如果老天再給一次機會,讓我醒過來,我一定重新來過!
老天給了他機會,他真的醒了,那一刻,他的心境完全變了,命運也隨之改變!
我知道,你的內心,和案主一樣,一定有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一定嘗試過很多次的改變,但都沒有成功。你不可能也去感受一下大難不死,這玩意,不能複製,一不小心,就真正地去了。你能做的,就是深度地認知到一件事:你會死!每一天,你都在離死更近一步。
知死,而後懂生!
所以,練習死亡,是活着就該做的事情,具體怎麼做?隨後的文章,我繼續與你分享。
作者:習天
一個亦正亦邪的心理師,擅長:情感關係、心靈療愈和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