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所鄉村小學的六一願望:能否為孩子們製造一個關於探索的驚喜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方力

「我想做個吹乒乓球的實驗。」

「我想要一個顯微鏡觀察東西,看細胞啊,看發霉的東西。」

「我想用剪刀把乒乓球剪碎放在瓶子里,看能不能自制一個煙霧彈。」

……

5月21日中午課間,陽光調皮閃現。杭州市桐廬縣玉華小學202班的黃梓桐、秦思諾、江萊、黃梓洋、管偉林、王佳涵圍着學校姜誌喜老師嘰嘰喳喳。

孩子們平日很喜歡和姜老師交流,那天姜老師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喜歡科學探索嗎?孩子們的話匣子就關不上了,七嘴八舌描述起自己的探索夢想。

玉華小學的科學教室 受訪者供圖

「孩子們好奇心爆棚,比起坐在教室里聽課,更喜歡動手做實驗。他們說,如果有可以動手體驗和思考的科學展具就好了。」

姜老師認真地傾聽着這些童言童語和奇思妙想。他想,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是否可以為孩子們製造一個關於探索的驚喜呢?

玉華小學 受訪者供圖

姜誌喜聯繫上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表達了這個想法:「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有520個孩子,很多是留守兒童。孩子們富有好奇心,很喜歡科學探索。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科學展具,或者值得探索的場所,在六一前夕為孩子們帶來一次探索之旅。」

為了進一步了解需求,潮新聞記者採訪了玉華小學科學老師毛雲忠。

毛老師教齡30多年,他告訴記者,這裡的孩子們身在鄉村,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務工,陪伴時間較少,他們對科學探索的渴求強烈。「孩子們很聰明,個個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科學課上,一雙雙求知的眼眸亮晶晶的。有一次我讓孩子做一個簡易生態瓶模擬自然環境,他們別提有多感興趣,完成得特別認真。」

平時,毛老師也鼓勵孩子們使用塑料瓶等廢舊物品製作器具,這麼做不僅減少成本,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科學可以很有趣也很貼近生活,「我想告訴他們,大膽思考、動手實踐的話,好多問題都能解決。」

孩子們在上科學課 受訪者供圖

毛老師是資深小學科學老師,多年來兢兢業業。他說,教育的真諦就是點燃希望。這個六一,如果能為孩子們送上一份科學探索的禮物將會意義非凡:點亮科學的星星之火,讓奇妙降臨,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科學探索的種子。

「我們想給所有的孩子探索機會。玉華小學這些孩子父母很多不在身邊,無法陪伴來到元探索館場館裏玩,那我們就想辦法把探索送到學校送到孩子們身邊去。」收到這份特殊的任務願望清單,潮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元探索館進行了對接,館長何智淵滿口答應,願意加入圓夢行動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