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和學生的關係真不只是這一頓飯,還是讓學生掏錢的謝師宴,看着挺有面,實際上如果這個導師很大方,平時不壓經費,給學生沒少發錢,那學生也能接受,如果摳摳搜搜,最後還要學生買單謝師宴,估計好多同學不會滿意,不過有人不表露出來,有人卻比較低情商,還把事情給說出來,輕則被導師罵,重則跟導師關係鬧僵。
畢業季,本該是充滿喜悅與憧憬的時刻,可不少研究生卻被謝師宴搞得焦頭爛額。原本畢業季需要花錢的地方就很多,答辯、搬家、找工作,每一項都是實打實的開銷,而謝師宴的費用,更是讓很多研究生本就不寬裕的錢包雪上加霜。
這不,就有高校學生向央視網《新聞 + 》記者大倒苦水,畢業前請導師和同學吃飯,人均幾百上千元,就這麼嘩啦啦地花出去了。而這些學生還說畢業「謝師宴」在一些院校都成了「師門傳統」,每年都得來這麼一出,不知道他們的導師和學校看到會怎麼想。
比如某高校碩士畢業生小李說自己就剛和3位同學一起給導師們辦了一場謝師宴,平攤下來,每人花了 1500 元左右。上海某高校的沈同學也說:「我們7個研究生畢業,要請40多人吃飯,人均費用500-1000元。另外還有師門禮物 300 元,鮮花酒水人均 500 元,酒水買少了還擔心老師不滿意。」他說雖然平時導師也會請學生們吃飯,可謝師宴就得學生自己掏腰包。他認為同學們剛畢業還沒工作,也沒拿到多少勞務,請客的錢也都是從爸媽那兒要的,想想都覺得丟人。
這些同學都認為,「如果有同學特別想感謝一下老師,讓他自己單獨感謝就可以了,沒必要拉着同門一起。」
但是大概這個還是分人,有同學表示:「自己是導師請學生,我畢業時候是導師請的我們。導師原話:訂上海最好的飯店,讓大家開開眼。」這差距,可真是天壤之別啊!有些導師就像天使一樣,不僅在學術上給予學生悉心的指導,在生活中也關懷備至,畢業時還會主動請學生吃飯,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其實這樣的導師才是大多數,有網友說:自己中石大的。畢業的時候我們都是導師請客,把課題組的同學們叫上一起吃個飯,我還以為都是這樣。
筆者以為,謝師宴本身只是一種形式,感謝導師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通過謝師宴這種形式。而導師更要考慮到讓學生掏錢而讓學生產生的反感,畢竟斗米恩升米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