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春暉小學「傳承紅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續寫關心下一代新篇章

2018年11月,春暉小學被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雲南會澤紅軍小學」,成為全國400餘所紅軍小學之一。學校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工作體系,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培養了一批批博愛陽光、自信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

一、黨建引領,築牢育人根基。一是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學校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各處室主任、班主任、輔導員、老模範、老英雄、校外輔導員為成員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將關工委工作納入學校五年發展規劃,納入學校工作議事日程,堅持與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形成「全員參與、全程滲透、全方位覆蓋」的育人格局。二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緊緊圍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隊)會、演講比賽、徵文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結合重要節日、紀念日,組織學生開展祭掃烈士墓、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種下愛國的種子。三是激活紅色教育基因。依託紅軍小學辦學品牌,打造「紅色潤心」工程。學校開設了紅色教育課程,每班每月1課時;將紅色教育融入學科教學,語文課開展「紅色經典誦讀」,音樂課唱「紅色歌曲」,美術課創作「英雄主題繪畫」,大課間自編軍事體操等;豐富了中國精神文化長廊、紅色教育展廳、紅色櫥窗等校園紅色文化,營造了濃厚的育人氛圍。

二、多措並舉,護航全面成長。一是活動有實效。創建紅軍小學退役軍人家長工作群,每年新生入學季,邀請家長志願者為新生開展隊列訓練;邀請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李興榮館長走進開學典禮,為師生帶來「國防教育第一課」;定期邀請老紅軍、老模範、黨史專家開展「紅色故事會」;學校與縣人民武裝部、退役軍人事務局、會澤烏蒙老兵服務隊建立了長期聯盟合作關係,定期組織學生參觀營地、體驗軍事生活、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二是實踐助成長。學校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為學生成長提供多維空間,開展走進農業基地、走進現代農業工廠、走進非遺館、重走長征路等系列研學活動,將書本上的紅色歷史具象化,引導青少年從小聽黨話、跟黨走,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三是陣地有特色。積極爭取縣人民武裝部關心支持,2023年學校建成「小紅星電視台」並投入使用。「電視台」聚焦國家大事、聚焦身邊的故事和校園新聞,講好黨的故事、革命傳統故事,講好英雄的故事和最美的教育故事,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軍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在學校「中國精神文化長廊」,少先隊員們正在聆聽長征的光輝歷程,聆聽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迹。

三、聚焦重點,扛牢時代責任。一是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在全面落實「五項管理」的基礎上,從作息調整、學生課內外體育鍛煉、兩操一課等細節入手,抓實學生健康教育和管理;學校還與縣中醫院、古城衛生院等單位建立聯繫工作機制,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健康體檢、視力篩查,及時給予健康指導;針對父母離異、家庭重大變故等學生建立關愛成長檔案,做到「一人一策」,班子成員和班主任掛鈎聯繫到每一個學生,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助學等工作。二是切實保障合法權益。學校組織法治副校長和「五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法治宣講活動,重點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的能力,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紮實開展好關愛未成年人「護苗行動」「關愛心靈呵護成長」主題系列活動,促進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三是積極發揚互助精神。辦學以來,春暉小學就堅持每月組織師生開展學雷鋒「1+x」愛心公益基金捐款活動,以「月行一善善行一生」的道德實踐踐行校訓—生命因我而溫暖。愛心公益基金主要用於幫助校內特困學生和鄉村學校的愛心幫扶。截至目前,愛心幫扶的在校學生有300餘人次,常態化對待補、五星的4名特殊兒童提供一定的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幫扶。

四、家校社協同,凝聚育人合力。一是家校合作有實效。成立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培訓班,邀請教育專家為家長進行培訓,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訪、家校聯繫手冊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繫;邀請家長走進課堂,陪伴孩子走進社區,舉辦「親子研學實踐」活動、「親子閱讀」活動等,讓孩子們在愛和溫暖中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幸福成長。二是社校聯動有力量。學校積極與街道、社區聯動,與企業、部門等單位合作,在校外建設了勞動實踐基地、家長課堂綜合實踐基地,為孩子們學習成長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紅色場館講解、雙擁共建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校園,舉辦講座、報告等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積極組織「五老」配合相關部門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監督檢查,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通訊員:浦仕祥、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