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堂到野外 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競賽決戰成都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5月11日,2024-2025學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落幕,全國各賽區初賽中勝出的510名優秀選手和400餘名帶隊教師參加比賽。

頒獎現場

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競賽,涵蓋地質學、氣象學、海洋學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隨着國家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這項賽事逐漸成為培養學生自然學科興趣的重要平台。

「備賽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求他們走出課堂,深入自然環境進行實地考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正是當前教育改革所倡導的方向。」西川匯錦都學校地理教師、地球科學奧賽教楊博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2025年31個省市自治區1600餘所中學的7.5萬名中學生報名參加預選賽,設置考場3000餘個。在各賽區勝出的510名優秀選手參加決賽,賽事影響更大,賽區覆蓋面較往屆更廣,決賽參賽的人數再創新高。

賽事包含主體競賽和系列活動。野外實踐觀察要求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與野外實踐觀察相關的科學問題。理論考試在規定時間內解決一系列的地球科學問題。考試學科涵蓋地質學(含地貌學)、地球物理學、地震學、氣象學、海洋學、天文學、環境科學。

本次比賽由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災害防禦協會主辦。

主辦方表示,2025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在我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之際,舉辦的一次高水平的學科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