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補課提升成績的孩子,後續動力匱乏,發展難以持續

家長需警覺憑藉補課來提升成績的孩子後續動力匱乏,發展難以持續。

多年的一線高中教學實踐表明,在小學、初中依靠補課提高成績從而考入高中的孩子,相較於未曾參加補課的孩子,後續發展動力不足,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多數未曾參加補課的學生,即便入學分數相同,甚至更低,歷經高一的數次考試,已然將通過補課升入高中的孩子遠遠拋在身後。

追根溯源,主要在於補課的孩子絕大多數欠缺自主學習與自律意識的能力,常常跟隨補課老師的節奏以及家長的安排前行,自身缺乏獨立思考和深入鑽研的能力,自律意識亦較為薄弱。

此種填鴨式的教育在小學、初中或許可行,然而高中已然邁入新的階段,需要學生培育自主學習、自律學習的能力。補課的孩子猶如溫室中的花朵,已然遭受過拔苗助長,恰似抗生素使用過度,再度使用便不再奏效。

而未曾補課的孩子,能夠以同等成績進入高中,足以說明他們的自主學習和自律意識頗為強勁,故而能夠迅速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於成績方面輕鬆勝出。

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重點在於培育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生活意識,而非藉助補課來提高一時的學習成績。

你對孩子補課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