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上了五六年級,一些興趣班你還會繼續嗎?
我家孩子就是五年級,目前周六日,只有周六下午是空着,興趣班都在繼續。
反而因為有興趣班存在,孩子的規劃能力很強,一到周五晚上,我就會告訴孩子周六日安排,她們自己就會見縫插針把作業完成。
上周日,我們從公園回來,大寶同學媽媽就很驚訝的問:你們作業都完成了?
我:是的,你們還沒寫完?
同學媽媽:是的,我們作業非得留在周日晚上做不行。
大寶的這個同學是一個興趣班也沒有報的,作業就是寫不完。
上了高年級,並不是孩子的時間少了,而是孩子的習慣沒有養成。科目是多了,但是孩子的寫字速度也提升了。不要停留在孩子還是一二年級的時候來應對五六年級。
如果孩子經常完不成作業,可以看看這2點孩子做到了嗎?
一、時間管理
上了五年級的孩子如果還不能和時間做朋友,那麼長大後很有可能養成「拖延症」的習慣。我經常給大寶說,你要學會把多的事情分出來輕重緩急。
利用非常著名的「時間管理4象限」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重要緊急立刻做,重要非緊急有計划去做,緊急不重要想法子去做,不緊急不重要可以不做。
比如:安排每周看電影2小時,這件事就可以選擇性去做,屬於不緊急不重要的事。
再如:周六上午書法課,這是重要且緊急的事,立馬去做。
關於周六日作業,這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有計划去做。
當孩子可以把事情劃分到不同的象限,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你。
二、習慣養成
小學階段一直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如果你基礎沒有打好,就像在沙地上蓋高樓,越高越是搖搖欲墜。
所以五年級就應該養成「坐得住」的習慣,也就是自己主動寫作業的習慣;
還要養成高效寫作業的習慣,要善於用寫作業7步法和利用番茄鍾計時法。
當我們可以高效完成作業,是不是就有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了?
所以,關於孩子是否繼續興趣班,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孩子是否真的感興趣
興趣班上到五年級,也應該能淘汰出一些還喜不喜歡的興趣班了。
如果孩子不喜歡,你還堅持讓孩子去上。那就是妥妥的浪費時間和精力。
2️⃣、孩子是否有規劃?
五年級的孩子了,父母應該是半放養模式,我們說一下目標,孩子只需要努力就行。
我經常把周六日安排給孩子說一下,孩子就可以把每項作業完成✅
周六上午大寶書法
周六下午親子活動,經常一起做一頓好吃的,或者一起看一部電影,或者去公園玩,或者樓下打羽毛球 ……
周日上午大寶繪畫
周日下午大寶編程
時間就是這樣的,孩子還可以高效率完成作業,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讓孩子上興趣班呢?
前兩天看了《學霸駕到》裏面有一句話深深觸動着我,意思大概就是,你以為你小學很累,時間不夠,但是你到了哈佛就會發現:大家每天學習13-16小時。
學霸還那麼努力,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下,如何高質量利用時間?
將來可以成功的人,都是規劃能力強,時間管理更強的人。
當然,如果你不報興趣班還完不成作業的話,那就真的不要花費金錢和精力在興趣班了。
興趣班並不是每個人必須報的班,在自己校內基礎打牢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允許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