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這些充滿創意的作業設計,或許也適合你的學生!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

老師們不斷探索

讓作業有了新形式

讓學生的學習

也隨之變得有趣

到底什麼樣的作業

才算是好的創意作業呢?

什麼樣的作業

學生既愛做又能提升綜合素養?

新學期

試試這些全新的創意

讓學生多參與、多設計

一定能讓學生

更愛學習、更快成長——

01 做購物達人、理財能手

張麗霞 濮陽市實驗小學

「雙減」背景下,如何通過活動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人民幣?如何引導學生從感知走向實踐,從學習走嚮應用?

活動一:小小調查員

設計思路:讓學生通過調查商品價格,讀懂小數表示的價錢;讓學生通過了解不同物品的不同價格,為自主購物打下基礎,積累活動經驗。

實施過程:1.帶着目的進超市,了解商品價格。2.以表格形式將小數價格轉化為元、角、分的格式記錄,並記錄活動過程。3.記錄活動感受,全班交流。

活動二:購物小達人

設計思路:讓學生親歷付錢和找錢活動,掌握人民幣的簡單計算,並讓學生感知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與價值。

實施過程:1.從家長處申請50元去超市獨立購物,選擇1—2件自己喜歡或需要的商品。2.計算總價,合理取捨。3.自己付錢並算出找回的錢,記錄活動感受與收穫。4.全班展示交流。

活動三:我是理財小能手

設計思路:學習完這一單元後,引導學生合理規劃自己在春節收到的壓歲錢,並根據自己的需求制訂出一份理財方案。

實施過程:1.設想一下自己今年收到的壓歲錢。2.設計一份理財方案。3.全班交流展示。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作業設計時應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任務探究的過程中積累經驗、產生感悟、得到發展。

02 描眾生之相,寫形色之人

徐媛媛 鄭州市鄭東新區康寧小學

新課標倡導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幫助學生豐富語言文字運用的經驗。依據整體教學框架,我們學校在教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時,作業設計結合「描寫眾生相」的單元主題,以學校校刊徵稿活動的任務情境貫穿,以構思、撰寫校刊稿件的表現性任務來推動學習目標的落實,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提高習作能力——

同學們,號外號外,《童閱》校刊將要出一期人物專刊,向五年級的同學徵稿啦!這期的主題是「人物素描」, 下面是我們的「稿件徵集令」。(略)

我們還以「大任務」與「子任務」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學習形態。比如,本單元的兩篇精讀課文《人物描寫一組》和《刷子李》中就有特點鮮明的人。怎樣叫「特點鮮明」呢?大作家給了我們啟發!我們試着讓學生完成課文中相關人物的名片。最後,讓學生在讀過的課外讀物中選擇一位喜歡的人物形象,為他設計名片。具體要求:1.可以從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點、典型表現、具體事例等方面進行設計。2.名片形式不唯一,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要進行設計,如,思維導圖、時間軸、表格……

設計此作業,老師建立了大局觀,細心梳理研讀單元要素,以「豐富多元」的形式促進了學生的長遠發展。在本次作業實施過程中,學生能夠聯繫以往的學習經驗,總結梳理出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推動學習目標的落實。

03 從「小課堂」走向「大課堂」

王培 開封市第二師範附屬小學

設計思路:針對我們班學情,我設計了分層次的作業:其一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我將作業分為三星、四星和五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其二是按照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向學生推薦其他神話作品,使學生從「小課堂」走向「大課堂」。我藉助創意作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實施過程:其一,我利用課堂引導學生了解故事內容,讓學生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其二,課下,我帶領學生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句,讓學生工整摘抄在「日積月累」本上。

其三,課後,我鼓勵學生以四人為小組互相複述故事,並讓學生把《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其四,我鼓勵學生採用邊讀邊想像的方法閱讀《中國神話故事》,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讓他們嘗試複述下來,在「神話故事交流會」上展示。

總結與評價:學習目標的分層設定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同時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發展需要。採用分層的方法,作業起點低、多層次評價,學生容易下手,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

這樣通過分層次的作業設計,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因材施教。此外,有利於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

04 親子共讀,從小播種

付志敏 濮陽市第五中學

設計背景:「雙減」下體驗式作業設計,與我們學校倡導的體驗式學習非常契合。我們利用「三卡一冊」促進小學生習慣養成,用「兩線一網」活動助推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用體驗式作業助力小學生減負增效,提升核心素養。

作業內容:我將作業名稱定為「從小播下讀書的種子」,意為讓學生從小參與讀書活動,讓學生喜歡上閱讀。讀書如吃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飯者生疾病。剛入校的「小豆豆們」不認字,為培養他們濃厚的讀書興趣,發揮家校共育力量,我讓家長們組成「故事媽媽團」,我邀請「故事媽媽」走進課堂,為全體學生分享故事。

作業要求:其一,請「故事媽媽」進課堂為大家講故事、讀繪本、每周一次,堅持一學期;其二,學生每天作業就是請家長跟自己親子共讀,分享收穫;其三,課堂上,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方法引領,拋磚引玉;其四,舉行讀書社團活動,分享交流展示。

作業效果:第一周,「故事媽媽」進課堂,需要老師組織,每天親子閱讀時間,學生總有困難、坐不住,老師跟大家一起讀時,也總出現意想不到的現象;一個月、半學期下來,學生都能沉浸其中,識字量明顯增多;第一學期結束,學生最大的變化是,每天放學第一件事「我要讀書」,部分識字量大的學生能自覺主動獨立讀書了,即便遇到不認識的字,可藉助拼音來幫忙。表演能力強的孩子會給家人「演」故事了,在班級讀書社團交流中,更樂於嶄露頭角。

05 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實踐作業設計

王林浩 周口市文昌小學

根據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要求,基於核心素養的標準,我對五年級學生進行語文實踐作業設計。

教材知識點: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1.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課文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寫一種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

作業設計:針對整本書的教學要求,設計了「熱愛生活,記錄成長」的語文實踐活動。

作業要求:

1.本次活動圍繞「熱愛生活,記錄成長」展開,要求學生飼養小動物或者種植植物。

2.觀察動植物的成長,建立動植物檔案,記錄動植物成長。

3.舉行《我的心愛之物》的班級徵文,創建班刊。

4.對學生動植物檔案和動植物成長記錄進行評比,選出優秀者。

5.全班集中,舉辦一次優秀成果展示會暨主人分享會。

教師反思:本次作業設計聚焦把作業完成的過程轉變成獲得新知的過程、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思維提升的過程。讓學生熱愛生活,藉助文字記錄日常生活;讓學生科學思考,提高搜集和獲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產生共情,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讓學生擔起責任,建立尊重生命的意識。

看了這些創意作業

是不是很受啟發?

您是不是也有一些創意已經生成

或者正在生成?

歡迎來稿——

「雙減」作業新設計

徵稿啟事

「雙減」政策直指作業,要求控制作業時長和作業量,切實為學生減負。這就要求教師創新設計作業,在減少作業數量的同時,提升作業質量。

為促進經驗的交流與分享,給更多的老師帶來啟發、借鑒和思考,《教育時報》的《成長》版開設《「雙減」作業新設計》欄目,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帶來幫助。同時,希望您也能積極創新探索、及時總結、踴躍來稿,分享您的專業智慧。

請寫出自己的作業設計思路、實施過程、總結評價等,同時提供相關照片或視頻。

字數:600字左右。

來稿郵箱:jydk102@163.com

(郵件主題請署明「創意作業」)

教育時報

2024年3月14日

原載:《教育時報》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河南教師」。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我們會在後續轉載文章中聲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