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春的綻放!中南民族大學「校長獎學金」評選展示活動精彩紛呈

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

通訊員 桂星 王妮

實習生 李雨笛

「希望我的奮鬥故事能點亮台下的你們……」12月2日上午,經學生申請、學校複核、半決賽評審等層層篩選出的20名選手,走上中南民族大學2023年「校長獎學金評選展示」活動決賽的舞台,分享自己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當好人生賽道領航人的故事。

校長獎學金是中南民族大學授予在校本科生的最高榮譽,每學年在全校範圍內評選出10名獲獎者。在場師生共同見證了一堂教學相長、榜樣引領的大思政課。

現場,該校校長李金林在致辭中,對同學們殷殷囑託道:「要敢試敢為,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為現實,要敢做先鋒、不做過客、不當看客,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活動現場

評選答辯現場精彩紛呈,掌聲不斷。20位候選人覆蓋全校20個學院,他們其中有學習成績優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者;有科研學術能力卓越、在學科領域獲突出成績者;有積極投身「雙創」熱潮,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者;有面對逆境時不屈不撓、自立自強者;更有在文、藝、體等方面具有突出專長者。

張峰瑞

「生態保護任重道遠。未來我會把所學用到實處,在實踐中內化所學,守護祖國壯麗的大江大河,實現碧水青山夢。在未來,有江河的地方就有我。」該校資源與環境學院2020級本科生張峰瑞以「江河情 綠水夢」為題,講述了自己紮根湖泊修復治理領域,收穫累累科研碩果的故事。三年來,他以第一作者發表2篇SCI一區論文、以第三作者發表 3篇SCI論文、申請發明專利1項,已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

劉子夏

來自體育學院的2021級本科生劉子夏,立志做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者。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她將勤奮學習、報效祖國的「四次奔跑」娓娓道來。「60餘項志願工作,150餘小時的志願時長,幫助1350餘名殘疾人緩解心理壓力」,她在體育助殘項目中學習體育人承擔社會責任、奉獻大愛。

專註科研創新,展現人文情懷;在學科競賽中榮獲佳績,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積極投身外語翻譯實踐,從讀者到譯者,努力尋找並傳播人類文明共同價值……保研至吉林大學的外語學院本科生高廷煜說:「未來我也將在人文學科的道路上,在時代發展變化的偉大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力量。」

獲獎選手合影

「在各位同學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民大人積極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看到了『篤信好學 自然寬和』的生動詮釋,更看到了學校履行立德樹人使命任務的實踐成果、學校近3萬名學子的集體形象。」該校黨委書記邊境勉勵同學們要眼中有光、心中有愛、肩上有責,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進者、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建設者。

最後,綜合網絡投票和現場得分,來自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劉晨旭、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郝彥鑫、公共管理學院的鐘卓穩等10位同學獲得2023年度中南民族大學 「校長獎學金」榮譽稱號。來自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張峰瑞、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周南翔、美術學院的王思影等10位同學獲得2023年度中南民族大學「校長獎學金」提名獎

獲獎選手合影

「這些優秀同學都立志在『真刀真槍』的實幹中成就一番事業,他們的事迹深深打動了我。」作為現場觀眾的民族學社會學學院2021級本科生蘭芸說道,「我要向他們學習,珍惜大好青春,做不忘初心的追夢人!」

據悉,本次「校長獎學金」主要選拔在社會實踐、學術科研、創新創業、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孝老愛親、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等方面表現優異、事迹突出的在校學生,旨在落實「三全育人」實踐要求,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樹立濃厚校園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以先進為榜樣,努力學習,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圖片由學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