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綠水青山,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帶來15場線下活動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駱倩雯

你是否想像過未來是什麼樣子?如果有機會你是否願意踏上前往未來世界的旅程?這是你的環境文化季車票,請查收。

解鎖5個場景和人物,踏上一段駛向「未來世界」的奇妙旅程,攜手奔赴綠水青山的約定。10月25日,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指導,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中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主辦的第十九屆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雲端」正式啟動。

10月至12月,來自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建築大學等30餘所高校50多個社團的首都大學生將共同開展19項生態環保活動,追青逐綠,向美而行。

據介紹,本屆環境文化季的活動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設計策划了15場線下活動,是現場活動數量最多的一年,而且大多項活動都是跨校聯動,有望吸引萬餘名首都高校師生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智慧峽谷」「綠源新城」「流觴曲水」「雁棲花影」「絕壁雲梯」——這趟未來列車停靠的五大車站代表着本屆環境文化季各項活動面向的五個方向,即科普、實踐、思辨、藝術和足跡。4項科普類活動極具知識特色,4項實踐類活動注重實踐行動,2項思辨類活動啟發思考,3項藝術類活動和4項足跡類活動亮點紛呈。進入啟動頁面後,可通過自主選擇角色,即可了解對應的活動內容。

自2004年起,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通過引導、鼓勵、支持首都大學生自主開展多元化的環保實踐活動,立足校園、面向社會,提升高校學子的生態環境素養,引導全社會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美麗北京生態文明建設。

今年的環境文化季還將推出多項環保新活動,走進校園,用科研視角發現生物大世界。「發現隱藏的自然寶藏」校園生物多樣性探索活動旨在調動大學生們在校園內完成物種多樣性調研,切身體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感。面向全市高校開放環境學院實驗室,「華電環保文化行」活動讓高校學生和社會公眾在趣味試驗中沉浸式學習環保知識。「雲遊碧海 共護蔚藍」志願者活動用手工製作、你畫我猜等趣味遊戲來啟發參與者保護海洋,思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紙箱寵物 環保引路」創意活動更是讓同學們在盡情發揮創造力的同時,體會到參與環保活動的樂趣。「綠色再造」環保市集則充分展示年輕人簡約節儉、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生活方式。

同時,廢舊品工藝大賽、環保沙龍、環保辯論賽、回箱計劃等高校師生熟知的經典活動同樣在創新。 「今年的環境文化季活動鼓勵同學們走出校園,加大各高校間的互聯互通,在多樣化的交流與參與的過程中,讓生態環保成為大學生群體關注的熱點,培育高校生態校園文化。」文化季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