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高考時間定於6月7日-9日,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全國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5月6日,廣東省招生委員會發佈通知,對廣東省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進行部署。今年的招生工作,廣東省招生委員會主要圍繞5大方面,16個部分進行部署,確保考試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實施。

2023年廣東高考時間為6月7日-9日

廣東省招生委員會明確,今年全國統一高考時間為6月7日-9日。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使用全國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外語選考語種為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中的一種。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須參加英語聽說考試,英語聽說考試由廣東自主命題、單獨舉行。

3門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組成。英語聽說、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書法術科、舞蹈術科、廣播電視編導術科、播音與主持術科實行全省統一考試。

廣東高考志願填報實行院校專業組模式、採取網上填報的方式。本科和專科錄取批次普通類(物理、歷史)均設1個平行志願組,分別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志願數,每個院校專業組設6個專業志願和 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藝體類統考設1個平行志願組,設20個院校專業組志願,每個院校專業組設6個專業志願和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普通高中應屆考生填報志願時,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對應的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均須合格,方可投檔。否則,其填報高校志願無效。

錄取分數線的確定方面,普通類分物理、歷史兩類分開劃線;藝體類不分物理、歷史,按計劃類別統一划線。

穩妥推進高校考試招生改革

廣東省招生委員會強調,要壓實考試安全責任,完善考試安全體系。開展手機作弊專項治理,加強考點無線電信號屏蔽設備配備,實行考點集中存放手機管理並配備「智能安檢門」。嚴格執行考場視頻回放制度,嚴查違規違紀行為。要強化招生信息安全,加強招考風險防控。

要穩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各地各校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實施教學,高二年級起根據學生選考科目開展選課走班,嚴禁組織學生提前選科備考。高考命題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注重考查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注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要認真做好強基計劃招錄工作,完善高職院校分類招考。

今年,要繼續實施重點高校面向農村和脫貧地區專項計劃。從2023年起,往年被專項計劃錄取後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有關高校要及時將往年放棄入學的相關考生信息反饋生源省份。

要認真落實隨遷子女在廣東參加高考政策。要壓實高中階段學校責任,嚴格規範學籍管理,嚴查空掛學籍、人籍分離、虛假學籍等違規情況。要嚴厲打擊「高考移民」。

嚴格規範考試招生管理

要嚴格執行招生政策,規範高考成績發佈。要加強高考成績信息管理,除教育部規定的特定事項外,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要優化完善高校及專業錄取分數線發佈辦法,扭轉簡單以錄取分數線評價高校的傾向。要加強對中學、教師等相關責任主體的管理,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宣傳、炒作或變相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上線率」等內容。探索建立涉考負面輿情清單制度,作為相關工作考核的重要參考。加強涉考培訓諮詢機構治理。

嚴格規範招生宣傳。嚴禁各地政府、學校、培訓機構以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學不得給年級、班級、教師下達升學指標,不得將升學率與教師評優評先及職稱晉陞掛鈎。

各高校要規範招生宣傳管理,招生廣告或者宣傳的表述應當嚴謹、規範,不得採取貶損、誇張、低俗以及其他不適當的語言或者方式開展招生宣傳,不得以新生高額獎學金、違規承諾錄取(含承諾錄取專業、本碩博連讀或貫通等)、入校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爭搶生源。今年,廣東省招生委員會特彆強調,嚴禁以優質生源登記表、志願填報意向書等形式吸引、誤導學生,嚴禁委託中介機構招生和有償招生宣傳。志願填報期間,要逐步減少外派招生宣傳組的數量,進一步擴大線上諮詢服務渠道。嚴格加強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代替或干預考生填報志願。製作錄取通知書應堅持簡約、節約的原則,避免鋪張浪費。嚴禁學校和教師與校外培訓等社會機構合作,通過為考生提供志願填報諮詢服務收取費用、牟取利益。

優化考生諮詢服務。各地要深入實施「高考護航行動」,深入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等行動,加強治安、交通、衛生防疫、心理輔導等多方面綜合服務保障,為考生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考試招生全流程服務。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羊城晚報資料圖

責編 | 陳詩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