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當下 放眼未來:綿陽市富樂實驗中學胥艷在疫情後的國旗下講話

開始新出發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這學期我第一次與大家集體對話,因為積蓄太多感動。在過去的一個月、特別是在疫情突然來臨打亂生活和學習的關鍵時期,我們的老師們,舍小家保大家,顯示了富樂師者大愛和樂觀主義精神;我們的同學們,表現也是好樣的,時時文明有禮,疫情來了很快能化焦躁為平靜,守規則守秩序,顯示了新時代少年陽光昂揚的精神面貌。



圖 | 靜態管控下 學生心態穩定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特此,受廖校長委託,我代表學校向在疫情對抗戰中堅守在教育教學崗位、黨員示範崗位、後勤服務崗位和學習勞動崗位上的全體師生員工表現出來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也是辛亥革命111年紀念日,孫中山先生和革命先驅者們,結束在中國延續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後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共產主義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中國逐步走向民族覺醒、獨立和富強之路。在國旗下,我們也向為中國革命事業披荊斬棘、揮灑青春和熱血的先行者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老師們、同學們,時間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更啟示着未來。我們從無數的緬懷和追憶中,可以看到,人類留下的最寶貴和最閃亮的財富中,物質上的富有總是有限的,惟有知識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富有是永無止境、是可以幻化為智慧與力量的源泉。


深夜,依然堅守崗位的老師

雖然,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我們已經開始新的出發,為了讓我們走得更堅定、更有力,我代表學校提出兩個立足的期望,與大家共勉。


立足當下 從小目標開始 天天向上


人生的每階段成長,都是學習積累的量變過程。萬丈高樓平地起,學校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成長的積累。積極勞動可以積累成責任擔當;勤學勤練可以積累起學習方法;文明禮貌可以積累起道德素養;包容謙讓可以積累起人脈口碑;博覽群書可以積累起文雅氣質;體育鍛煉可以積累起強健體魄……「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我們可以從定個小目標開始循環遞進,攻破一道題,上好一節課,做好一次班級服務,鍛煉好一項體育運動,超越一個同學,從小目標到大目標,一步一階長目標,讓自己在反覆錘鍊中變得有實力、有韌勁,拾級而上、天天向上。



積極向上


立足長遠 向家國未來出發 與時俱進

教育的長遠就是面向未來,學習的長遠就是成為未來的建設者。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教育的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科技進步的新時代,要「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那麼,我們要立足的長遠不只是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或大學時代,至少應當直指2035、2045或更遠的未來。2035是個什麼樣子呢?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到2035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富強之下更需要強大的人才支撐,那是一個需要巨人、且產生巨人的時代,那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同學們, 2035—2045,正是你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踔厲奮發的時候,正是你們縱橫馳騁、攻堅克難、建功立業的時候。到時候,你們將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服務於各行各業,你們就是中國2035——2045的人才支撐。到時候,我們大多數老師都已經退休,但我們會驕傲地說:「看!那是我的學生,他在那個行業是好樣的!」所以,希望富樂師生,了解社會,放大格局和責任,融入社會,開闊視野和見識,進而服務於團隊發展,服務於學校發展,服務於社會發展。



我們一起向未來


前行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老師們、同學們, 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氣象,奮鬥的征程有陽光坦途、也有風雨兼程,結果不可預測,但肯定會越來越好。讓我們從學習獲取知識力量,從熱愛中獲取精神力量,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從現在出發,共同開闢新的最大可能,成就新的更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