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潘道宏 記者 楊曉冬)9 月 15 日,低碳國土開發利用與保護青年學者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次論壇是 2022 年度江蘇省科協立項的特色學術交流活動之一,也是 2022 年江蘇省 " 全國科普日 " 系列活動分論壇,線上線下共 400 餘人參加論壇。
活動現場,圍繞低碳國土開發利用與保護主題,六位青年學者與大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江蘇省土地勘測規劃院高工王振山結合我國 " 雙碳 " 戰略,做了以《雙碳 " 背景下海岸帶國土空間規劃探索與實踐》為題的學術報告。研究分別構建了陸、海國土空間功能評價指標體系,研發國土空識別劃定技術,有效識別農業、城鎮和生態空間;採用多目標規劃的方法,研發基於雙碳背景下的海岸帶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技術,通過 FLUS 空間布局模擬,引導國土空間布局優化。
" 將雙碳融入到主體功能區劃定方案,可進一步符合地區劃定特點,更好地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實施。" 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劉洋碩以河池市為例,通過特定的計量方式,對 2 區 9 縣碳排放及碳吸收核算,分析碳匯源地屬性,並通過結合地區 GDP 等指標值,將碳排放經濟貢獻率、碳吸收生態承載率與碳平衡分界點結合,進而構建碳平衡分區。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致辭
" 低碳國土開發利用與保護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在致辭中表示,江蘇將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各方面,並提出將從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布局、嚴格保護自然資源、推動用地方式轉型、強化科技創新四個方面推動江蘇低碳國土開發利用與保護。
據悉,本次論壇是自然資源部海岸帶開發與保護重點實驗室自 2017 年以來舉辦的第六屆青年學者論壇,同時是 2022 年度江蘇省科協特色學術交流活動之一,也是 2022 年江蘇省 " 全國科普日 " 系列活動分論壇。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青年學者提供了學術交流的平台,也對推動低碳國土開發利用與保護,構建有利於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訊員供圖 編輯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