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景觀及樓宇的命名是一種校園文化載體,好的名字能提升校園人文氛圍,讓漫步校園的學生感受到獨特的校園文化魅力。
杭職院新學生公寓及校園文化廣場征名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它們最終的名稱交由同學們決定! 投票從即日起至2022年9月16日。
NO. 1
新學生公寓命名
候選名稱1:春暉苑
命名寓意:「春暉」指春天的陽光,代表着一年伊始萬物復蘇,宿舍樓位於朝陽升起的東方,是校園裡最早被太陽照耀的地方,再加上裏面住着永遠充滿活力的學生,三者相結合共顯朝氣。「春暉」在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也意指母愛,把此二字用於宿舍樓,寓意着學生能在學校感受家的溫暖與關愛,也同時希望學生學會感恩、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候選名稱2:錦暉苑
命名寓意:「錦」指絢麗多彩、古雅精緻的花紋織物,使用越多顏色的絲、花費越多的時間製作,最終成品就會越光彩奪目,也蘊含著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多層面、深層次、多角度、大視野等維度。「暉」指陽光、光輝,意為溫暖的校園生活。織錦成暉,一方面,學校傾其所能為培養優秀的杭職學子而努力,另一方面,願在各行各業的杭職學子都能成為閃閃發光的棟樑之才。
候選名稱3:丹暉苑
命名寓意:「丹暉」指紅光,代表着吉祥、喜慶、熱情。紅色是三原色之一,既保證了獨特性,又體現了包容性,這與杭職院「融善」的辦學理念相符合。建校以來,學校融合政府、企業、社會,不斷吸納優秀人才並提供全面發展的空間與機會,努力打造個性化育人模式,培養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質、品行良好的學生。
候選名稱4:清暉苑
命名寓意:「清暉」代指山水,宿舍樓的位置被綠植環繞,門前就是「匠心亭」所處的被綠植所覆蓋的校園文化廣場,出宿舍的學生總要經過這一片綠色才能到達教室,從遠處看,宿舍樓正是出於山水之間。
NO. 2
校園文化廣場命名
候選名稱1:融善文化廣場
命名寓意:「融善」二字源於學校秉持的辦學理念「融」「善」,學校校訓「融惟職道 善舉業德」是這一理念的最佳體現,它是每一位杭職人都知道的特有名詞。「融」代表着學校倡導師生員工應把自身職業成長與發展的職業規劃融入學校的發展與自身職業技能的提高,着力成長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善」表達着學校遵循「善本」施教原則,教師擔當舉善學、垂善行、尊善義、興善業之職責,學生樹立學而惟善、德能並蓄;惟善是舉、德技雙馨的學習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此名字不僅方便記憶,也能時刻督促師生員工牢記「融」「善」的寓意,並融入自身發展。
候選名稱2:崇德文化廣場
命名寓意:「崇德」意為尊崇、尊仰道德品行,寄語學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校訓「融惟職道 善舉業德」中運用「道」與「德」將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方向和根本目的納入學校整體的價值體系,突出其重要地位。文化廣場位於馬克思主義學院後方,以此命名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相呼應,寓意學校始終堅持學史崇德,牢守立德樹人初心。
候選名稱3:工匠文化廣場
命名寓意:工匠是專門從事技術性、技能型實踐勞動的群體。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勞動精神,是勞動者實現勞動幸福的價值旨歸。工匠文化作為工匠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創造的勞動成果和獲得的精神力量的總和,是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工匠文化廣場」意欲全體師生深入踐行「數智杭職 工匠搖籃」學理念,勇於扛起省會城市「雙高」院校擔當,奮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候選名稱4:匠心文化廣場
命名寓意:能工巧匠能夠教會別人做事情的技能、規矩和法則,但巧妙的心思、精益求精的態度才是「匠心」的深層次含義。杭職院近年來在育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背後就是不斷厚植工匠文化,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精心探索集新時代匠魂、匠品、匠技、匠才於一體的工匠型人才培養實踐。以「匠心」命名文化廣場,彰顯了學校「數智杭職 工匠搖籃」發展目標,凸顯了學校在服務「兩個先行」中鑄就「之江匠心」,着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