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初夏,重慶市沙坪壩區樹人和平小學校29名校園小記者帶着對異國文化的好奇,走進日本駐重慶領事館,開啟了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話之旅。這場活動不僅是一次國際交流實踐,更是在孩子們心中播撒國際理解文化種子的特別課堂。

總領事高田真里女士表達了對孩子們的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領事館的功能及分佈情況,孩子們第一次了解到領事館不僅是外交窗口,更是處理中日民眾往來日常事務,連接起中日民眾的文化友誼橋樑。

負責文化宣傳的領事脇山佳奈用充滿童趣的PPT帶大家「雲遊」日本:看到日本小學生戴着白圍裙上家庭課的畫面,小記者們紛紛想到了自己在廚藝勞動課上的趣事。富士山的浪漫櫻花、男孩節飄揚的鯉魚旗、餐桌上的禮儀......每一個細節都化作文化密碼,等待孩子們用心破譯。

在互動體驗的環節,文化不再是書本上的鉛字,而是觸手可及的真實體驗。知識競答環節,關於「日本小學生的『小黃帽』」「日本舉辦世博會的歷史」等話題讓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劍玉體驗時刻,領事館工作人員手把手教孩子們掌握傳統玩具的平衡奧秘;在「脈脈」的塗色畫板前,孩子們用水彩暈染出心中的吉祥物;孩子們嘗試用廢舊報紙折帽子,帶着親手摺的帽子,孩子們又一次體會到自己探究的快樂。
「我們年級的項目化學習正在展開對垃圾分類的研究,日本的垃圾分類又是怎樣開展的呢?」「世博會吉祥物『脈脈』的設計靈感來源是什麼呢?」「我們年級國際理解課程正在探究橋,重慶有很多橋,日本的橋又有什麼特點呢?」「日本除了劍玉,還有哪些有趣的傳統遊戲?」「日本有哪些值得去觀賞的景點呢?」「日本的武士精神是怎麼來的?」採訪環節,基於學校國際理解課程的研究基礎,孩子們的問題既充滿童真,又視野開闊。當總領事詳細解釋逐一回應時,小記者們認真傾聽的模樣,表現出對異國文化的尊重、接納與包容,折射出中國少年的成長姿態。

活動尾聲,學校彭子桐校長與總領事高田真里的對話將文化交流推向更深層面。雙方特別關注勞動教育的契合點:日本小學的家庭課與中國新課標中的勞動課程,都在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談及未來合作,雙方期待開展校與校之間、師與師之間的交流學習,讓跨文化理解在日常中生根發芽。
離館時,每個孩子都收到一份精美的文創小禮物。這場120分鐘的文化之旅,不僅讓嘉陵江與富士山在童心裏相遇,更讓我們看見:當教育打破地域邊界,孩子們眼裡的世界,終將比大家想像的更加遼闊與美好。
(圖文/張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