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廣州中考開始填報志願了。5月19日,官方公布了多組數據,包括招生總計劃,省屬市屬學校招生計劃,各區屬學校招生計劃等等。根據2024年和2025年指標生人數的對比,2025年的102785人比2024年的92265相比,多了10520人。今年全市下達招生計劃90476個,較2024年的80416個招生計劃增加10060個。
戶籍生人數的增加對比招生計劃的增加,從數量上來看,如果讓兩者平衡的話,招生計劃還有463個缺口。但實際上,從13萬多的中考生數量來看,不少家長更關心的是,今年上好學校是容易了還是難了。
第一梯度線上線增長人數與學位增長數持平
今年上好學校的概率是容易了,難了,還是持平?影響的因素不外乎三個方面,競爭者數量、優質學校數量以及它們兩者之間的對比關係。
那麼,這裡我們要先定個概念,何謂好學校?在第一個層次,我們暫且把分數線上了第一梯度的學校定為家長口中的「好學校」來看。
2024年,分數線在第一梯度線上的學校有:廣州外國語學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石牌校區)、廣東實驗中學(白雲校區)、廣東實驗中學(荔灣校區)、執信中學(天河校區)、執信中學(執信路校區)、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廣州市第二中學、廣州市第六中學(海珠校區)、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越秀校區)、廣州市第五中學(校本部)、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廣州市玉岩中學。作為家長、學生追捧的學校,儘管去年分數線意外跌下第一梯度,但仍然不影響其好學校的地位,我們也把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知識城校區)、廣東廣雅中學(荔灣校區)、廣州市鐵一中學(番禺校區)、廣州市鐵一中學(白雲校區)納進來。
2025年,上述學校(校區)招生計劃總數比2024年增加了920個學位。其中,除了廣州五中(校本部)縮招10人、廣州六中(海珠校區)計劃不變外,其他學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擴招。
今年廣州體育中考人數是13.9萬,廣州中考第一梯度線的劃分比例依然是10%,也就是可以粗略估算,今年上第一梯度線的考生人數為1.39萬人,而2024年上第一梯度線的考生人數是1.29萬人,也就是理論上來講,今年上第一梯度線的考生人數會比去年多1000人左右,總體跟第一梯度線的學位增長數持平。而今年預估在第一梯度線的學校學位總數是10401個。
廣州外校和六中(花都校區)值得關注
此外,今年還有兩所學校值得注意。一是廣州外國語學校。今年廣州外國語學校官宣擴招120人,但實際上,相比較於去年,其向社會擴招的學位高於120個。去年,廣州外校首次進行名額分配,300個名額中錄取了178人,有122個名額流標。由於去年它並沒有在第三批招生,因此第二批的122個名額分配流標名額無法流入正常的錄取通道,流向了補錄。由於補錄規則規定,補錄分數不得低於其在第一批次的錄取分數731分,導致最終122個名額沒人能被錄取。今年,增加了第三批招生,名額分配流標的名額能在第三批使用了。
對於廣州外校第三批次的招生名額,市教育局稱,第三批次招生計劃將不少於50個(當該校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未完成的剩餘計劃不足50個時,按50個計劃投檔錄取;當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未完成的剩餘計劃大於50個時,按剩餘計劃投檔錄取)。
二是關注一下今年新開辦的六中(花都校區)。去年六中(從化校區)招生並未一炮打響,六中(花都校區)難道能有所超越?首先,從花都的生源數量來看,它是僅次於增城和番禺,跟白雲、天河差不多,都是一萬人出頭。其次,從花都區的優質學校來看,花都的優質學校有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廣州市黃廣中學、秀全中學,這三所學校去年的錄取分分別是716分、688分和677分,優質的生源質量集中在這三所學校中,今年六中(花都校區)的加入,無疑是花都考生的一大好消息,一下子提供了350個學位,或許會打破花都區上述三校三足鼎立的局面。
區屬指標競爭:南沙區最激烈,荔灣區最友好
從第二個層面來看,好學校應該也包括區屬龍頭學校和省市的示範性高中,而對於部分普校的學生來說,爭取第二批低分「上岸」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第二批的競爭程度如何呢?我們來看看數據。
根據廣州市招考辦的公開數據統計,指標生人數最多的區是增城和番禺,分別是14535人和13022人,指標生數量上萬的區還有花都區10560人、白雲區10773人和天河區10027人;區屬指標總數最多的區,前三位是番禺區4430個,越秀區2453個,天河區2155個;省市屬指標名額總數最多的區,前三位是番禺區725個,增城665個,花都545個。
但如果看競爭比,在區屬指標方面,荔灣區是全市最低競爭比的區,大概3個指標生競爭1個指標學位,南沙區是全市區屬指標競爭最激烈的區,競爭比為6.64:1,約7個考生競爭1個指標學位。與南沙區難度相當的還有增城區和黃埔區。
采寫:南都記者 梁艷燕
製圖:黃亞嵐(奇域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