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把豆子放進窩子之後要用土把豆子蓋好.....」近日,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柑子小學組織師生走進繆氏莊園種植基地,開展了"豆趣橫生"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種豆、護豆、收豆、研豆系列課程,讓學生全程參與大豆生命歷程,在躬耕實踐中實現勞動教育與科學探究的雙向融合。
活動現場,按照班級劃分的責任田裡,學生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鬆土組的同學們揮舞着鋤頭,翻動着濕潤的土地;播種組的同學們小心翼翼地將金黃的豆種播撒進土裡;覆土組的同學們則細心地蓋上土壤,彷彿為種子們蓋上了一層溫暖的棉被;澆水組的同學們手提洒水壺,為剛剛播種的土地灑上了生命的甘露。班主任們也化身為「田間導師」,穿梭在田間地頭,耐心指導學生們種植的要領:「三粒種一穴,行距要留足生長空間」,「覆土要輕輕壓實,就像給小種子掖好被角」。

同學們在勞作中感知土壤濕度與鬆軟度的微妙變化,觀察草木灰施肥的生態智慧;在協作中領悟"品"字型播種的農作智慧,體會合理密植的科學內涵。每個班級設置"成長觀察站",通過測量莖葉長度、記錄萌芽數量,將勞動實踐延伸為持續的生命教育課題。
「我覺得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不僅讓我們體驗了勞動的樂趣,還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我知道了土壤濕度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農民伯伯們種田的辛苦。」學生陳佳旋說。
當春風輕撫新翻的泥土,少年們正俯身聆聽大地的私語。一鋤一鏟間播撒的不僅是金黃的豆種,更是對生命教育的踐行;一培一澆中沉澱的不只是農耕技藝,更是對成長規律的初探。那些深埋土壤的豆種,終將在汗水與期待的滋養中,向少年們講述「向下紮根」的謙遜與「向上生長」的力量。從土地到課堂,柑子小學正以最質樸的方式,書寫新時代育人篇章。

「我們一直致力於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希望通過『豆』趣橫生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鄰水縣柑子小學副校長馮春濤表示,在新時代勞動教育政策指引下,柑子小學將立足鄉村沃土,依託本土大豆種植特色資源,精心打造"豆趣"勞動課程體系,讓同學們在勞動中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和成長的價值。(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