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話題#建議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遠離網紅誘惑#衝上微博熱搜:
在教育一線工作30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岳陽市岳陽樓區橋西小學高級教師柳玲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逐漸發現當前「網紅亂象」正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着部分青少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直播3小時收入過萬」「全網粉絲千萬的00後博主」……在短視頻平台算法助推下,網紅的「造富神話」正深刻影響青少年的職業選擇與價值判斷。今年兩會,柳玲玲委員再次為青少年發聲,直指「網紅亂象」對青少年成長的負面影響。
「『網紅亂象』首先是容易造成青少年名利觀的扭曲和就業觀的偏差,其次還對青少年心理和行為舉止造成不良影響。」柳玲玲委員對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記者表示,建議相關部門要監管、教育要發力、社會要引導,多方合力守護青少年價值觀。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有着重大影響,是個不容忽視的議題。身為 「互聯網原住民」,當代未成年人的網絡行為規模龐大,保障其安全用網的問題也日益突出。
此前微博曾發佈了一項「當代年輕人就業在關注什麼」問卷數據,在近萬名受訪應屆畢業生中,61.6%的人就業時會考慮網紅直播等新興職業,只有38.4%選擇完全不考慮。對此,有網友提出,「我們小時候的理想都是科學家、宇航員、軍人、醫生,現在怎麼變了?」
對此,柳玲玲委員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遠離「網紅誘惑」,樹立正確價值取向尤為重要。

工作中,柳玲玲委員發現,網紅「一夜成名」和「一夜致富」的人設,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就業觀。一些孩子認為,只要能出名、能賺錢,無論用什麼方式都可以,將「當網紅」當成了人生理想。
而由於過度崇拜網紅,孩子們會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和穿着打扮,甚至會擔心自己無法像網紅一樣成功或受歡迎,從而產生自卑感和挫敗感。頭部網紅展示出的奢華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也對孩子們的消費觀產生了負面影響,容易形成炫富、攀比之風。
網紅的推薦和示範作用也對青少年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據《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3)》指出,互聯網構建起未成年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影響着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長規劃,從未成年網民的職業取向中可以洞見其成長。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形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階段,對於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辨別能力和判斷力尚在發展之中。」柳玲玲委員認為,當前「網紅亂象」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利影響亟待關注。
柳玲玲委員指出,有效規範網紅行為,避免「網紅亂象」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可以從部門監管、教育發力、社會引導三方面入手。
「平台作為網紅發佈內容的主要載體,應承擔起監管責任。」柳玲玲委員建議,出台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界定網紅行為的合法與非法邊界,對違規行為設定明確的法律責任。例如,制定網紅行為規範、網絡直播管理規定等,為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柳玲玲委員深知家校聯合教育的重要性。她提出,學校應將網紅行為規範納入教育體系,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班會課等渠道,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和反思網紅現象。以及應開展媒體素養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媒體資源,避免被不良信息和錯誤價值觀所影響。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傳遞誠信、尊重、友善等正麵價值觀,教育孩子正確看待網紅現象,避免盲目崇拜和模仿。關注孩子的上網動態,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對不良網紅內容的沉迷。
今年兩會,面對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記者採訪時,柳玲玲委員也對媒體寄予殷切盼望,提到社會引導的重要性,指出加強媒體的監督作用,對網紅亂象進行深入報道和批判,引導公眾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她表示,社會監督是規範網紅行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鼓勵公眾積极參与監督,對發現的網紅亂象進行舉報和曝光。
來源 |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 記者 凌萌 謝青
編輯 | 張昕曄
審核 | 白國寧、賀卓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