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篇你將理解:學數學也是「關係學」
數學學習總不開竅,用過各種方法——
如果孩子沒有「硬件障礙」,根源可能在孩子跟數學的【關係】上。
硬件障礙是指:
注意力缺陷、數字無感、智力低下……
很好理解。
當然這種情況很少。
大部分孩子都處在智商正態分佈曲線的中間部位。
這個段位的孩子,需要找方法。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從跟數學「關係」的入手。
我們在跟一個人處關係的時候:
不能排斥ta,不然你走不近ta;
試着理解ta,看對我們有啥用;
給關係加料,用心地去經營它。
跟數學處關係也是如此,下面我們分開來說。

01
排斥,有心魔
不想學,認為自己學不好,本能地排斥;
每當拿起數學書,或者面對數學題目就有一種煩躁感;
這就是心魔。
心魔佔據了人大部分的心神,那麼人根本就沒有理性去「應對數學學習了」。
它就像一個牢籠,框定了你學數學這件事的邊界,於是:
你成了籠中困獸;
你不敢出來,也不相信自己行。
事實上,當你試着推籠門,會發現:
它是虛掩的;
你完全可以走出來。

要相信:只要努力,我可以。
有了這層相信,你才會樂意去試;
去試,才能一點點有收穫。
有收穫後,你會發現,數學也沒那麼難——到此,你願意再往前走走。
心魔已破。
以後,就是方法論了。
02
試着理解它
數學是跟現實聯繫最緊密的學科。
是的,不用懷疑。
每天你都有花銷,進進出出是數學;
我們用的物品有形狀,幾何體是數學;
出門要有方向感,空間方位是數學;
我們的行為習慣是數據,大數據是數學;
大自然的運轉有規律,這也是數學……
把要學的數學知識跟生活建立聯繫,看它的角度就不一樣了。

怎麼給關係加料呢?
回應、付出、寬容、共情……很多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
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對待它。
它喜歡橘子,你非給個蘋果。
你還說,我千辛萬苦買來的……
不行噠~
跟數學也是,你說:
我努力背公式,就為了讓你對我有所回饋,沒想到你辜負了我!
數學不講感情,它邏輯縝密。
它不需要跟你談感情。
它只需要你一步步把知識點理解透、把題目做對——
這是它喜歡的方式。

那你就想辦法把題目做對。
一種方法不行,試試另一種。
一次做不對,兩次。
一天搞不好,兩天。
這些方法很多,老師也講過不止一次。
只要你想,你總會找到。
實在不行你可以問問我,到我的群里,跟大家討論一下嘛。
數學虐你千百遍,你待數學如初戀。
初戀可能搞不定,但這樣搞數學,一定行!
等你捋順了關係,事情就好辦了。
一切好的東西,都從好關係中而來。
包括你的數學成績。

好,我們總結一下:
首先你得破除心魔;
再試着接近數學;
然後用數學喜歡的方式來對待它。
這就是今天的分享了。
謝謝閱讀,本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