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如何傳承地方非遺?華農珠江學院《流溪紙》打樣來了

2024年05月14日22:07:32 教育 9056

南都訊 記者吳鳳思 缺人、缺資金、缺項目支持甚至缺產業化抓手,導致地方非遺傳承面臨「被遺忘」的尷尬,很多依賴口傳心授方式加以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陷入「瀕危」困境。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申遺電視片《流溪紙》應運而生。近日,記者從申遺電視片《流溪紙》首映式暨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這是由地方政府部門聯動地方高校共同推出的申遺電視作品,也是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主導的首部申遺電視片。

地方高校如何傳承地方非遺?華農珠江學院《流溪紙》打樣來了 - 天天要聞

活動特邀廣州市從化區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志堅,副局長張國權、余速偉及從化區文化館和蓮麻村相關領導幹部和流溪紙造紙技藝傳承人路國忠,著名紙文化專家、廣東輕工學院原副院長林潤惠出席見證《流溪紙》的首映式。

地方高校如何傳承地方非遺?華農珠江學院《流溪紙》打樣來了 - 天天要聞

1

地方高校賦能

為地方非遺帶來新活力

推動地方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地方高校的力量不容小覷。提到該項目的緣起,《流溪紙》總製片人、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傳媒學院院長張靜民表示,項目緣起於該校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影像傳播研究中心的成立。2023年4月22日,在該中心成立大會上校方與從化區文廣旅體局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啟動《流溪紙》的攝製計劃,用於地方傳統文化申遺保護與傳承發展。

地方高校具備了人力、物力、智力和學科融合、科研平台、學術氛圍等優勢,可以為地方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帶來新活力,推動新發展。張靜民介紹道,項目從立項到完成,歷時近一年。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和項目成員的理解與推動,師生們同心協力、奮楫篤行,克服了很多困難,才順利完成了《流溪紙》申遺電視片的製作。在這當中,攝製組的師生們既要完成繁忙的課業,還要抽擠出時間為攝製奔忙,非常不容易,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但能夠推動高校與村鎮之間形成合力,服務地方文化保護與傳承,築牢高校與鄉村建設間的合作橋樑,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意義。

從化區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志堅發表致辭時表示,從化擁有豐富的歷史底蘊,共有31項非遺文化保護成果工作列入各級非遺名錄,其中省級非遺名錄3項、4級名錄6項、區級名錄22項。目前,該區共有省級代表、全國人民個人、市級代表傳承人12人,區級代表、工作人員27人。為保護這些非遺珍寶可以持續性地發揮作用,從化區正在藉助「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推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加強與落在區轄內的地方高校進行產教研合作,推動從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

非遺影像化

助力文化薪火相傳

作為申遺紀錄片《流溪紙》的專家顧問代表,著名紙文化專家、廣東輕工學院原副院長林潤惠聯合蓮麻村幹部、流溪紙傳承人路國忠對傳統流溪紙造紙技術進行了改進。他表示:蓮麻村身為流溪紙的起源地,蘊含了豐富的流溪紙造紙文化,用紀錄片的形式將流溪紙文化重新帶進大眾的視野之中,將承載着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流溪紙文化發揚光大,是其身為廣東省造紙學會嶺南造紙文化研究會成員的責任。

蓮麻村幹部路國忠是流溪紙第三代傳承人,從小就在爺爺的耳濡目染下接觸到了流溪紙造紙術,並對流溪紙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林潤惠來到蓮麻村進行實地考察時,燃起了他想要為保護和宣傳流溪紙文化而努力的熱情,通過參與這次申遺紀錄片《流溪紙》的創作,路國忠感悟到,大家都知道流溪河,但很少人知道流溪紙,希望這部片子能夠讓更多人了解流溪紙的傳承與發展,看到了這項古老技藝的魅力。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從化蓮麻村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特點,厚植了漫山遍野的竹子資源,這些自然之物,為流溪紙造紙術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在明清時期,優秀的地理位置推動着流溪紙源源不斷地銷往海外,促進了流溪紙文化的興盛。20世紀以後,受工業造紙的影響,古法造紙業日漸衰微,瀕臨失傳。華珠首部申遺電視片《流溪紙》便是圍繞流溪紙起源地蓮麻村展開敘述,記錄下了流溪紙興起、衰落以及重新被發現與重視起來的故事。

根據對流溪紙的歷史文獻和相關的民間調研,林潤惠指導路國忠在原有的造紙基礎上,逐步復原傳統流溪紙的製造流程。兩人合作共同探索出了「選材、削青、浸竹、洗漿、製漿、過濾、抄造、乾燥」古法造紙新式8大步驟,改進了傳統流溪紙造紙術的不足。這些發展的流變被紀錄進光影中,成為了今天的《流溪紙》。這其中既有紙文化代際傳承的脈絡,也有人文灣區開放包容、銳意進取的發展眼光,詮釋了大灣區非遺傳承薪火相傳的文化密碼。

當天,還舉行了申遺電視片《流溪紙》與申遺報告的交接儀式,華珠傳媒學院青年教師、導演楚澤芹與華珠青年教師、製片人彭惠婷將申遺電視片《流溪紙》的完整影像和申遺報告書交由到從化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余速偉手中。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佈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