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實習生 許悅

4月3日上午,武漢市光谷第三小學(下文簡稱「光谷三小」)40名師生走進湖北經濟學院錢幣陳列館參觀研學。

孩子們是揣着《走進「百校百館」,從錢幣看歷史》的研學單來的。帶隊的光谷三小大隊輔導員余若貝說:「我們提前幾天在『百校百館』——湖北『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預約了參觀,這麼好的教育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我們有針對性地開發研學微課程,是希望孩子們能研有所思,學有所獲。」

師生的「有備而來」,拓展了研學的深度。「當我拿着刀幣問孩子們知不知道這是什麼錢幣時,很多人大聲搶答。後面我就講得更深更廣一些。學校老師也說,希望我們能讓孩子們知道更多歷史文化的內容。」講解員說。


孩子們的豐富收穫,都寫在他們滿滿當當的研學單上。501班學生葛志賢說,他在參觀前已學到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錢幣的國家之一」「我國第一種貨幣是貝殼」等6條信息,參觀中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下了錢幣演化史,因此才能體會到,在錢的變遷背後,是歷史文化的變遷。
「這次活動,也是對3月在學雷鋒活動中表現突出孩子們的獎勵。」光谷三小黨總支書記王彩雲說,很多孩子可能在成績上不那麼突出,但在品行上很突出,這樣的微研學,對他們的激勵作用很大,「『百校百館』上的資源很多,今後我們要更好地用起來,為學生的個性成長提供更多舞台。」
師生們還參觀了隔壁的計算工具陳列館,通過觀察計算工具的進化之路,感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據介紹,此次活動也是光谷三小「黨建帶隊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嘗試。
【溫馨提示】
「百校百館」平台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委網信辦、湖北省委教育工委、湖北省教育廳統籌指導,依託極目新聞建設。目前平台上共有近百家優質展館面向社會大眾開放,上線以來,每個月有20多萬人次通過「百校百館」平台預約進入高校及各類展館參觀。
點擊「極目新聞」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百校百館」;或在對話框私信回復「百校百館」即可預約參觀。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