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等生,最具有難度但也最容易提分的學科,無疑是英語和數學。英語單純的學習態度,,如果在不具有很強思維能力情況下,英語也不願意努力,那上不了高中也無話可說。
而初中數學看似很難,但難的是少數的壓軸題,除了頭部學霸,大多數中等生數學學科的得分關鍵,在於中等及中上等難度的題目,計算細緻度尤為關鍵。
他們的目標位不是120分(以南京中考為示例),也不是110分,而是儘可能的得到95-100分,就已經在同檔次學水平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大多數中等生錯題原因,可以歸結為二三五現象,即20%是審題錯誤,計算失誤等非能力因素,30%為能力不足導致,包括完全不會以及時間不夠的題目,50%則是似懂非懂,老師講解能聽懂,自己做卻不會做,或者是想不到,也是中等生提分的關鍵。
20%的審題不清以及計算錯誤,這類最不應該發生的錯誤,多源於考試時有限時間內過於追求速度導致,很多學生為了節省簡單題的做題時間,去攻克難題,反而難題得不到分,簡單題也出現失分。
這種失分對於這個層次的影響非常明顯,包括三角函數、一次函數、不等式、分式計算等題型,都可以輕易驗算,花費不了太多時間,保障得分率下的速度才有意義。
30%的難題錯誤,如果老師講解兩三遍也聽不懂,或者單獨做題很長時間也做不出,可以果斷放棄,能力的差距客觀存在,不服不行,在自己所處的層次做到最好最關鍵,比難題比不過學霸,比中等題能超過中等生即可。
佔比最多的仍然是看懂卻做錯的中等題,需要從知識點本身入手,以同類題來鞏固知識點,而不是單純的題海戰術,多整理歸納以及聯想,通過專練精練的方式進行提升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