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3220人參觀!「百校百館」上線後武大萬林藝術博物館更火了

2023年12月30日20:25:11 教育 1063

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通訊員 陳麗

全天3220人參觀!「百校百館」上線後武大萬林藝術博物館更火了 - 天天要聞

「第一站,萬林!」12月30日,元旦小長假第一天,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人流如織,全天進館人數達3220人。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很多家庭把參觀該館作為遊覽武大的首站,且有不少人是通過本月上線的「百校百館」——湖北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預約參觀。

全天3220人參觀!「百校百館」上線後武大萬林藝術博物館更火了 - 天天要聞

來自十堰的陳先生在給兒子講解

「這個字你會讀嗎?隼,是小型猛禽,但凶得很呢。」30日上午,在萬林藝術博物館負一層基本陳列區,來自十堰的陳先生正在給兒子講解鳥類標本。這裡展出的1247件鳥類動物標本、140多件哺乳動物標本以及400餘件(套)文物,對孩子們極有吸引力。

陳先生在教育行業工作,所以知識面很廣,來到博物館裏如魚得水。他介紹,這次趁着周末帶孩子來武漢玩,因為通過極目新聞看到了「百校百館」上線的消息,所以把來武漢的第一站定為武漢大學,又把參觀武大的第一站定為萬林藝術博物館,「後面還要去櫻頂等地,帶孩子感受下武大的氛圍,希望他將來能考上武大。」讀五年級的小陳聽着爸爸的講解,不時插話詢問眼前的標本,看得出他對這些展品很感興趣。

全天3220人參觀!「百校百館」上線後武大萬林藝術博物館更火了 - 天天要聞

來自武漢的家長帶着孩子參觀

來自哈爾濱的一家三口,也把萬林藝術博物館作為參觀武大的第一站。「來武漢肯定是要逛逛武大的,我在網上搜攻略時發現了『百校百館』平台,根據上面提示預約了參觀,很方便,只要有身份證就能進校、進館。孩子還在讀幼兒園,別的不太懂,主要就是看看動物標本。」遊客告訴記者。

在博物館二樓,正在展出的是為130周年校慶特別設立的「武漢大學新時代辦學成就展」,全方位體現了武大的硬核實力。現場展出的5個衛星模型引來不少參觀者合影留念,還有人翻閱起該校專家編纂的鴻篇巨製。博物館學生志願講解員介紹,這一展覽在新年到來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全天3220人參觀!「百校百館」上線後武大萬林藝術博物館更火了 - 天天要聞

三樓的陳東升捐贈展更吸引年長的參觀者

而設立在三樓的「名山·傳承——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陳東升校友捐贈展」,想要參觀就得抓緊時間了。這裡集中展示了武漢大學傑出校友、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捐獻給母校的47件(組)文物文獻,其中包括張之洞第一號「天下和平」仲尼式古琴,武漢大學首任校長王世傑購藏的蘇軾《寒食帖》(複製件),武漢大學40屆機械系畢業生趙耀東購藏的齊白石《螃蟹》和張大千《宜蘭觀五峰》。

「今天天氣不大好,但參觀者的熱情依舊很高,全天進館人數達到3220人,是近期的一個小高峰。」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館在「百校百館」平台上線後,感覺熱度更高了,特別是來參觀的中小學生明顯變多。他同時提醒,該館寒假及春節開放情況會有變化,具體安排出爐後會及時通過博物館官方微信和「百校百館」平台公告。

據了解,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統籌指導,依託極目新聞建設的「百校百館」——湖北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於12月20日正式上線,湖北省內多所高校的近50家文化場館已搶先入駐。全國大中小學師生及學生家長,動動手指就可免費「一鍵預約」。武漢大學校長助理陳慧東在平台上線儀式上曾表示,萬林藝術博物館將以入駐「百校百館」平台為契機,積極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學校思想文化優勢,面向大中小學生及學生家長,持續做好場館育人、展覽育人工作。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證書已取消,別再考了! - 天天要聞

這些證書已取消,別再考了!

「同事都在考,我也考一個吧!」 「多本證書多條路,總有用得上時候?」 隨着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為提高競爭力,獲取更好的就業機會,不少人熱衷考證,通過考證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是,盲目考證是不可取的。因為有些證書可能早就被取消了,有些甚至早就變「廢紙」!盲目跟風考證,小心錢打水漂、時間白給!一、這些證書已...
當教師30年,退休4500,你覺得合理嗎? - 天天要聞

當教師30年,退休4500,你覺得合理嗎?

教師退休工資出來了,這下炸鍋了,早上,我還沉浸在夢鄉之中,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猛然將我喚醒。迷糊中接起電話,是父親焦急的聲音穿透聽筒,帶着一絲難以言喻的情緒。「你媽媽……她的退休工資下來了,看到金額後,她就一直坐在沙發上哭。」父親的話語中帶着
陝西一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表3篇SCI論文?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陝西一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表3篇SCI論文?多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報料稱,陝西省西安中學國際部2024屆學生張某苒多次以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而這些論文的作者中還有她的父親陝西理工大學教授張某鶯。該網友質疑張某鶯利用職務之便,為其女兒獲得SCI論文。論文作者信息一欄顯示張某苒和張某鶯兩人名字記者在知網查詢網友所提到的論文,發現該論文作者一欄的確有張某苒和張某鶯...
全國表彰!銅陵1人1集體上榜 - 天天要聞

全國表彰!銅陵1人1集體上榜

【來源:銅陵發佈】近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作出表彰決定,授予437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榮譽稱號,授予590個集體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榮譽稱號。
今年東莞將新增優質公辦學位超3萬個|教育周視野 - 天天要聞

今年東莞將新增優質公辦學位超3萬個|教育周視野

今年將新增優質公辦學位超3萬個!東莞着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全市鋪開落實教育強市部署要求,教育部門有哪些具體行動?聚焦教育擴優提質,今年有哪些新的舉措?5月24日上午,東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葉淦奎率隊走進東莞廣播電視台「陽光熱線」直播室,圍
中北大學202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天天要聞

中北大學202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中北大學202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中北大學本科生招生2025年05月24日 202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中北大學-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證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順利進行,實施「陽光工程」,規範招生行為,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
港科大:無條件錄取哈佛轉學生 | 晨報來了 - 天天要聞

港科大:無條件錄取哈佛轉學生 | 晨報來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國家實驗室主任鍾南山24日在一活動開幕式上介紹,現在國產的新冠藥物是有效的。但所有藥物都需要在癥狀出現的3天至5天內使用,重症高風險人群優先使用,以實現早期干預。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王濤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24日下午,廣西當地對泗水鄉三舍村山洪中的失聯人員搜...
「學校食堂絞肉機發現活蛆」,最新通報:校長停職、副校長免職 - 天天要聞

「學校食堂絞肉機發現活蛆」,最新通報:校長停職、副校長免職

【來源:廣州日報】5月23日,有網友反映浙江寧波餘姚市姚北實驗學校食堂的絞肉機中有大量蠕動的活蛆(此前報道:)。 圖片來源:華商報 寧波市教育局隨後派出工作組赴餘姚開展緊急處置工作,據餘姚市聯合調查組今日發佈的通報顯示: 針對5月23日網上反映姚北實驗學校食堂衛生安全的問題,餘姚市立即組織紀檢監察、教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