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2023年12月11日18:53:05 教育 1931

在國劇江湖,只有一個「國劇扛把子」,那就是央視

就看這個12月,《一念關山》因為男主爭議,女主戲份話題,戲外熱鬧不斷,反倒拖累了劇集本身的熱度。

另一邊,TVB大劇《新聞女王》「高開癲走」,大結局觀眾直呼「爛尾」,評分跌回7.9分,港劇復興終究是創業未半。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唯有央視選劇的眼光,總能宕開一筆,即使劍走偏鋒,也能恰到好處。

扶貧劇,爆了前年的《山海情》,從此扶貧劇成為新的收視密碼。

年代劇爆了去年的《人世間》,年代劇景氣全面上揚。

今年的《狂飆》,掃黑犯罪劇觀眾原本已經有些審美疲勞,央視一出手,又是爆款。

年代傳奇劇已經低迷許久,央視一部《珠江人家》,收視反超《狂飆》,成了今年國劇收視天花板。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可以說近五年時間裏,央視絕對是「國劇爆款製造機」和品質保障。

今年最後一個月,央媽又出手了,只不過這次,難度有點大。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題材上,它盯上了校園劇,這種類型已經被玩壞太久了。

形象上,劇中的老師痞中帶帥,頹中帶喪,年紀不大,一頭白髮,腳踹垃圾箱又扶正,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路數。

故事上,不僅講高考講逆襲,更是將家庭、師生、甚至還有一些社會話題都涵蓋其中。

如今放出2集,收視直衝全國第三。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一晚刷完,不得不感嘆,不愧是央視,這次又賺了!

這部《鳴龍少年》,到底能讓低迷許久的校園題材,煥發出怎樣的驚喜?

又能將這個痞帥老師和叛逆學生的故事,玩兒出什麼新花樣?

答題開始。

01、重拾教育的老師和被生活拋棄的學生,一碰撞,火花就出來了

張若昀飾演的雷鳴老師,最近有點煩。

父親患病,需要用錢,可他早已不是當年一呼百應的金牌講師。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只能在公園一角搞起賣課營銷,現場掃碼加微信,可以試聽一堂課,現場購買還送超市優惠券。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可一番拋磚引玉的激將法論述之後,剛準備豎起自己的廣告立牌,公園踢球的孩子就一腳把立牌踢翻了。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沒關係,扶正繼續,但就在他在熱情大媽中微信潮中脫不開身,師哥副校長的一個電話卻改變了他賣課的命運——

因為雙校合併,一個一本升學率90%,一個年年吊車尾。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校長在合併後對學生區別對待,引起輿論熱議。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雷鳴師哥趁勢拋出實驗班計劃,針對看似無望考上大學的高三學生開展特訓,不僅可以平息爭議,還能為成績靠後的學生爭取一個希望。

可誰願意趟這趟這個火坑?當然是雷鳴。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就這樣,曾經的金牌教師雷鳴得到機會重返教育行業,想重振旗鼓大幹一場,可才剛開場,雷鳴老師就栽進三個大坑。

第一個大坑,是領導反對。

提出實驗班計劃的,是並校前年年吊車尾的新學校副校長。

劉丹飾演的校長本來就對並校不滿意,結果又搞出一個實驗班。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她當著教育局長的面雖然表面同意,但卻給了雷鳴一個下馬威。

大坑在後面:實驗班讓你搞,但要學生自願報名,一個班最低學生是五名,如果報名學生不夠數,實驗班計劃自動流產。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就算實驗班開起來,要讓一群差生一年之內考上青北,就像是痴人說夢。

可以說雷鳴的教育行業再就業之路,從一開始就布滿荊棘

但這還不是最棘手的,最棘手的在後面。

第二個大坑,是學生吐槽。

開學典禮上,雷鳴老師拿着一根樹枝粉墨登場。

為了鼓勵同學報名,先是讓學生做了個「社會學實驗小遊戲」。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由於並校倉促,還未統一更換校服,兩所學校的學生,分別穿着原來學校的紅藍校服。

「覺得家庭和諧幸福的,進一步」。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覺得需要花時間處理學業之外的家庭問題的,退一步。」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學生們幾番進退之後,紅藍兩種校服中間已經出現了一道分水嶺。

一看時機成熟,雷鳴舉着麥克風來到學生中間,一通強輸出,完成了一場熱血沸騰的招生演講。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可就在觀眾以為同學們會聽的熱情澎湃,紛紛舉手報名的時候。

故事卻完全不走尋常路——

一個被雷鳴當場揪出纏着十幾個手機上學的學生李燃舉手了。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雷鳴剛大受鼓舞,李燃開口:「報告老師,我想上廁所!」

雷鳴:憋一會。

李燃:老師我這人有一毛病,聽廢話就想撒尿。

看到有人挑頭,學生們紛紛舉手表示要上廁所,校長順勢宣布解散,人群像潮水一樣退去,只剩下拿着樹枝的孤零零的雷鳴。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這還不夠慘,還有第三個大坑:同行相懟。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懟雷鳴的,是校長精心為雷鳴挑選的帶班老師——黃堯飾演的毒舌心理老師桑夏。

這個近似 「官方吐槽」的角色,熱情開朗,熱愛懟人。

一見到雷鳴就一通冷嘲熱諷,說雷鳴演講令她想起超市營銷小哥。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接着又借花園中學生走出的三條路舉例,給雷鳴講了個道理——「高考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行吧,校長等着他走人,同事等着看笑話,學生們看他就像個笑話,唯一的帶班老師還是個愛懟人的心理老師。

這實驗班怎麼搞?

但雷鳴老師挑選潛力股學生,真是一抓一個準。

一開場,就讓他看中兩個潛力學生。

這兩個所謂的「差生」,根本都是萬中無一的好苗子,天才預備役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一個是數學試卷壓軸大題能得滿分,但前邊所有題都交白卷的叛逆少女程雨杉

數學天才vs物理天才,但媽媽和一個猥瑣的中年男人再婚,夫妻倆重視小兒子而忽略她,所有人都住在二樓,只有程雨杉要住在亂鬨哄的棋牌室一層,單招的意向書都能隨手被用來墊水壺。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更可怕的是繼父還是個在她房間安裝監控器的猥瑣男,難怪她無心向學,只想嫁個好男人遠走高飛。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另一個在雷鳴激情演講後當眾讓他吃癟的李燃,在校內違紀多次,其實是成天混跡於手機市場的技術流大神。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不是他不求上進,而是父親早逝,又被母親拋棄,跟奶奶相依為命,只想早早獨立,早早掙錢養活自己和奶奶。

可偏偏麻繩專挑細處斷,他攢錢付的店鋪租金也被騙打了水漂。

李燃一個固定的生財之道,就是先考出前兩百名之外,下一次再進步100百名,循環反覆,穩穩拿到社區的進步獎學金。

發現好苗子不易,收復這些刺頭更難。

收服李燃,雷鳴的辦法是直男鼓勵:「你生的考試是輸了,但可以把高考當成一次補考,我不會讓你輸的」。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收服程雨杉,是現實利誘,「參加特訓班是逃離原生家庭的最快選項」,無論特訓結果如何,女孩逃離原聲家庭的啟動資金,雷鳴包了。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就這樣,一個艱難重返教育行業的前金牌老師,和幾個被生活拋棄的孩子,開啟了相互救贖。

師生關係因此建立,故事的化學反應也因此而來,這便是央視在《鳴龍少年》中,最為討巧的設定。

至於隨後故事如何發展,留給大家自己看,但就目前放出的2集來說,這故事,穩。

02、張若昀的鬆弛感,劉丹的霸氣,黃堯的毒舌,給劇賦予了靈魂

央視無弱劇,每一部央媽看上的劇,必然都有神仙的陣容。

《鳴龍少年》,幕後陣容就足以吊打一般電視台的劇目。

導演丁黑,國劇品質保證,曾有《玉觀音》《大秦帝國之崛起》《警察榮譽》等作品。

在青春題材泛濫的那些年,這位老牌導演的視角和鏡頭,算得上一股清流。

幕後有深度,台前自然也不弱。

整部劇,主要靠師生兩個層面撐起來,而張若昀,是個不得不提的存在。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張若昀的演技,是通過張無季的三部大劇奠定的:《慶余年》《雪中悍刀行》,和丁黑的《警察榮譽》。

他的特長就是口碑逆襲,劇沒播觀眾吐槽越凶,劇播完了打臉就越狠。

為什麼?因為經過淬鍊的張若昀,在飾演角色的時候,舉手投足,表情眼神里,都透着一種鬆弛感。

雷鳴這個角色,最大的特點,是裝。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裝不在乎,裝無所謂,裝不把奚落往心裏去。

其實該在乎的,雷鳴都在乎。

染上白髮的張若昀,很自然演出了中年人的滄桑感,還有一種知事故的天真。

夜晚獨自在家時連打遊戲都面無表情的失落,面對患病的父親想要落淚又勉強憋笑的眼神,都演的很精彩。

雖然會雙手插兜,弔兒郎當地跟校長說話,但雷鳴其實是負責的好老師,他會認真給學生做家訪,比起演講,他更擅長的,其實是因材施教。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這種人物塑造,不是那種直給的,粗暴的表演,而是隱藏着人物動作眼神的細節里。

這樣看似沒正形的老師,背後必然有複雜的經歷,而這些經歷的神秘感,正是將觀眾帶入角色,帶入故事的催化劑。

當然,好的校園劇,一定是群像劇,核心角色演得對路,其他演員的配合必不可少。

第二位,「鍋姨」劉丹。

這次劉丹不再是往車裡放炸彈的鍋姨,可鳴龍中學的女校長高婧娟可是一點都不好對付。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劉丹的氣場就是不用刻意去演我多厲害,一身幹練的西裝,氣定神閑把台詞說出來,禮貌中帶着小刺,就算是笑都讓人感覺到一股寒意, 不怒自威的范就給拿捏穩了。

相比《開端》的大開大合,這次劉丹更多是用眼神演戲,看着雷鳴立下軍令狀後的眼神,縱容桑夏發牢騷的低頭一笑,一舉一動全都是戲。

軟刀子可怕,高婧娟這個角色,一定是雷鳴重返教學巔峰的最強阻力。

第三位,黃堯。

憑《山海情》拿下白玉蘭最佳女配,又入圍了金雞影后提名的黃堯,演技果然不容小覷。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一身樸素的衣服,一頭幹練短髮,一張小嘴巴拉巴拉輸出個不停,一個愛懟人心理老師的感覺立馬就來了。

特別是她在大會上吐槽雜活太多那場戲,台詞說得自然而然,配合丁黑的諧趣鏡頭,幾下就把角色性格刻畫出來。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但和雷鳴的對話,又顯示出她獨特的教育觀察和視野。

這個角色和雷鳴堪稱吐槽二人組,我無比期待兩人接下來的對手戲。

與這幾位形成互文的,是王鏘飾演的李燃,以及徐若晗飾演的程雨杉。

王鏘其實只比黃堯小兩歲,但卻將少年的痞氣與倔強都演了出來。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徐若晗則演出了被家人忽視,被繼父騷擾,那種喊不出來的悲傷和孤獨堅韌。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兩位年輕演員都有些超齡,但我認為丁黑導演讓他們演這些角色自有道理。

因為有一定表演驚艷的演員,才能從容駕馭這些相對複雜的角色。

再比如,孔連順飾演的充滿喜感的老師,每次看到他被雷鳴戲弄我都想笑。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成泰燊演的雷鳴父親,患病後把養老院當教室,每一根皺紋都是戲。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不誇張地說,《鳴龍少年》集齊了老中青三代優質演員,這部校園劇,也因此,被賦予了靈魂。

關於師生雙重逆襲的故事,在他們的表演中,才剛剛開始。

03、不一樣的校園青春勵志劇!抓住兩個重點,這部劇必火向全國

國劇中,以校園題材和高考為主題的劇,並不少。

走家庭劇路線的,有《少年派》《小歡喜》。

走青春愛情劇路線的,有《偷偷藏不住》。

也有嚴肅寫實向的《大考》。

但《鳴龍少年》走的,顯然是國劇少見的勵志燃劇向。

在我看來,這部劇,完成了校園題材重要的兩點創新,這也是它或許可以火遍全國的原因。

一是可貴的現實題材+輕喜劇視角。

看完2集,念過高三的同學,應該都能體會到一種緊迫,和惆悵。

比如開場成績好的學生和差生入校的不同待遇,其實是很苦澀的。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劇集是標準的現實題材,但丁黑依然將作品拍得極接地氣,笑點被埋進現實里,劇集有喜劇元素又有現實的無奈,觀眾笑過又能引發思考。

二是日劇改編的本土化。

很多觀眾之前對劇集的擔憂,都來自劇集改編自日劇《龍櫻》,而過去很多改編日劇的國劇都失敗了。

但丁黑不愧是丁黑,前兩集的《鳴龍少年》無論是劇情還是台詞,雖然保留了日劇勵志燃劇的核,但已經高度本土化。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比如第一集最後的社會學實驗遊戲,看似輕鬆,實則殘酷,紅藍學生們形成分界,其實背後折射的現實之問是: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還能不能突破階層壁壘?

有觀眾認為差生一年考上青北是天方夜譚。

其實劇情已經做出了合理解釋:李燃是被家庭拖累無心向學的天才型選手,程雨杉是被繼父偷窺毛手毛腳、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好苗子,只要突破了這些障礙,這些本來就應該是種子選手,沖青北並非全然是天方夜譚。

真正的問題是:怎麼突破原聲家庭的困境?

以及更現實的問題是:在雷鳴的精心選擇之外的那些困難家庭的孩子,他們是不是更沒有機會了?

雖然劇是燃劇,但劇集的思考是本土化的:的確,人生不是只有高考這一條路,但高考是普通人性價比最高的改變環境、離開現實的途徑。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劇集其實是將師生關係、人生夢想、階層跨越、性別議題等現實議題都放進了故事裏,這樣劇集的味道,就不會是日劇式的。

一條主線,多條輔線,將高考背後的現實問題連泥帶出。

這也讓《鳴龍少年》不僅高燃,而且接上了地氣。

曾幾何時,校園劇成了人見人罵的類型,國劇拍得多,口碑好的少之又少。

現如今,央媽接手,《鳴龍少年》在質感上,起碼甩同類劇一條街。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劇集最受質疑的,恐怕還是那個一年考上青北的雷鳴的教學理想。

但問題是,如果連電視劇都不敢想,怕被罵,怕被觀眾吐槽,怕過於理想化過於勵志,各種畏手畏腳,那拍出來的故事註定無聊。

當市面上只剩下在套路和平庸中的原地踏步。那還有什麼意思。

往前沖哪怕略顯中二。至少充滿了悸動的中二與輕狂。

總比走向想像力的一潭死水要好。

說到底,青春劇,總該有青春劇的樣子,要是青春劇都不敢想,那還叫什麼青春校園劇?

收視升至第三,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的「眼光」,這次換張若昀大火了 - 天天要聞

別忘了劇集的英文名,The hope

高考的本質,不就是為少年們,搏一個希望。

就服《鳴龍少年》。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佈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