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9日是「一二·九」運動88周年紀念日,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由遼寧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聯盟 (鞍山市)、遼寧科技大學和鞍山市教育局共同舉辦的「不忘初心跟黨走·挺膺擔當促振興」鞍山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會暨「同題異構」主題藝術思政公開課在超星平台上線,34.2萬鞍山市大中小學生、學生家長和省內高校思政課教師相聚「雲」端,同上一堂兼具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親和力的思政大課。公開課獲累計實名點贊37.6萬次。
本次公開課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對於推進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意義重大。公開課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藝術之美點亮思政之光,突出思政教育守正創新,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教育引導學生與黨同心、跟黨奮鬥,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決策,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老師,咱們剛解放時候,一窮二白的,為什麼要打抗美援朝戰爭呢?」「眯眯眼是審美問題還是種族歧視問題?」「我馬上中考了,文化課這麼重要,體育課到底有沒有用?」「電影明星長得好看,我崇拜他們有錯嗎?」面對大中小各學段學生們提出的諸多「刁鑽」問題,來自鞍山市大中小學的思政課教師們進行了既深入淺出又妙語頻出的講解。承擔本次教學任務的教師團隊由遼寧省本科教學名師、全國鋼鐵行業優秀團幹部、遼寧省優秀教師和遼寧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組成,課程圍繞「以德為先」「以智為本」「以體為要」「以美為貴」「以勞為基」五方面,用師生對話形式,入情入理地擺事實講道理,教育引導青少年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公開課總策劃人遼寧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洪澤教授說,思政課就是要敢於直面學生的各種思想問題,用真理力量引導學生、以美感陶冶學生、用情懷感染學生、以正氣充盈學生。
公開課以舞台為講台,以節目為課件,以演出為教學,用思想激蕩思想,用藝術啟迪智慧。《家國》展現了民族危亡之際,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和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堅強決心。《長征》用清澈透亮的童聲演繹「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壯麗英雄史詩。《197653》用大學生說唱方式還原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保衛家國、捨生忘死的英勇豪邁。小合唱《歸來》、詩朗誦《魂兮歸來》用時空交錯的青春會面,抒發山河已無恙、英雄可歸矣的無限感懷。《盛世清明》《奔跑》《勇氣》《少年中國說》等節目課件,用活潑俏皮的舞蹈、青春洋溢的歌唱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的朝氣蓬勃、清澈純粹。整堂公開課兼顧大中小各學段學生教育梯度,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層層深入、有機銜接,公開課既有潤物無聲的感染力,也有驚濤駭浪般的衝擊力,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共鳴。
小學生們紛紛表示,情景劇《回到媽媽小時候》很讓人感動,令人難忘,以後要多多理解體諒媽媽。鞍山高新區華育學校一名中學生激動地說:「搖滾改編版《我的祖國》聽得我血脈噴張,這堂思政課簡直是一場藝術盛宴!」遼寧科技大學一位大三學生說:「面對同學們提出的尖銳問題,老師們都能解答得入情入理,這樣的思政課讓人信服。」
遼寧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孫曉華教授介紹,本次主題藝術思政公開課是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和大思政課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又一次有益嘗試。舉辦大中小學「同題異構」主題藝術思政公開課,就是要教育引領青少年學生不忘跟黨初心,牢記青春使命,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生動實踐中挺膺擔當、矢志奮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中共鞍山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鞍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弘表示,鞍山市教育系統將聯合鞍山市高校協同推進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建設,以更優秀的教育成果,引領廣大師生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東北、為遼寧擘畫的全面振興藍圖變為現實。
全媒體記者 沈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