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2023年06月22日18:03:02 教育 1954

隨着高考告一段落,很快考生們將迎來填報志願的階段,如何選擇一個未來有前途的專業,就成了很多考生和家長糾結的問題。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據統計,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包含93個專業類別,共計792種專業。如此多的專業,可以說是讓學子們挑花了眼,不知道該報哪一個好。

其實,無論選什麼專業,最重要的還是將來能學以致用。最不濟也要挑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這樣才能對得起十年寒窗苦讀。切記,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挑選那些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的專業。

下面要說這個故事就很有代表性,一個北大碩士高材生,因為挑選的專業不適合自己,導致畢業18年後始終無法找到工作,最後只能靠低保生活。

張進生是湖南常德人,出生在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雖然家庭條件不好,可他卻從來沒有放棄努力學習,最終在1984年的高考中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醫科大學。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在那個年代來說,大學生本就屬於鳳毛麟角,而考進大學的張進生不僅僅是家人的希望,更承載着全村人的夢想。

原本張進生是打算學土木工程的,可後來家人親戚都說當醫生更有前途。就這樣,在家人的勸說下,張進生最終選擇了湖南醫科大學。

因此,在醫學院讀書期間,張進生學習的十分刻苦,門門功課都是優秀。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卻讓張進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因為他發現自己暈血。

對於一個醫生來說,暈血意味着什麼簡直是不言而喻,可是張進生卻不願意放棄,他還是想努力一次,即便這個機會十分渺茫。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1989年7月,張進生從醫學院畢業後,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天津一家醫院工作。可由於他有暈血的毛病,所以只能一直當門診醫生,這讓張進生感到很焦慮,也很自卑。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張進生毅然從醫院辭職,他覺得自己應該再去學校深造一下,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從醫院辭職後,張進生就開始專心備考,並且在1992年順利考上北大醫學系碩士。

考上碩士後,張進生繼續刻苦學習,成績在系裡名列前茅,這也讓他發現了自己的長處,那就是適合讀書。因此,讀完碩士後,張進生又攻讀了博士。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可是書總有讀完的一天,當張進生即將從學校出來時,該面對的問題還是要面對,他仍然無法克服暈血這個毛病。雖然他是一名醫學博士,但是在臨床上卻沒有他施展的空間。

不過,張進生並沒有屈服,他決定繼續出國深造。就這樣,在博士即將畢業的前一年,張進生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了英國皇家醫學院。

可是去往國外留學需要很大一筆錢,保守估計也要20多萬,張進生拿不出這筆錢,他的家庭同樣也拿不出這筆錢。

沒有錢就意味着無法繼續讀書,張進生對此很苦惱,他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他的人生也陷入了低谷。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人們常說,有時候書讀多了並非是好事,因為書讀得多的人往往也會比普通人想的更多。由於經常胡思亂想,再加上壓力過大,在即將博士畢業的前一年,張進生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由於病情很重,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習,所以在1998年的時候張進生只能向學校申請休學半年,可半年後他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一年多後,由於張進生已經超期未歸,按照規定北大給他做了退學處理。

而這一年,按照張進生正常的學業進度,應該是他博士畢業的時間。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張進生退學後先是在天津待了一段時間,後來去往蘭州一家醫院工作。在醫院期間,他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可由於他的性格原因,導致他和女友經常發生爭吵,最後這段愛情也是無疾而終。

2005年的時候,已經在蘭州的醫院工作一段時間的張進生也是徹底認清了現實,他覺得自己確實不適合當醫生,自己學的都是理論知識,缺乏臨床經驗,或許到學校當一名老師才更適合自己。

然而,由於張進生博士沒能讀完,所以想要去院校當老師也是不太可能,他從蘭州醫院辭職後跑了很多地方,可仍舊沒有找到適合的院校願意接收自己。

張進生考上北大博士,畢業18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領低保,現狀如何 - 天天要聞

無奈之下,張進生只好回到了老家,可由於他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姐姐一家資助他日常生活開銷。後來隨着姐姐年齡增大,家庭負擔加重,也沒有多少經歷管這個弟弟,張進生的日子也就變得越發艱難起來。

好在2018年的時候,當地政府得知了張進生的困境,給他辦理了低保手續。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只能靠低保生活,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所以說,不管選什麼專業,都要做到學以致用,這樣對自己的人生未來才會比較有幫助。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校「轉專業自由」,為何備受關注? - 天天要聞

高校「轉專業自由」,為何備受關注?

近日,全國多所高校官宣:進一步放寬本科生轉專業限制。上海交通大學自2024年起全面放開轉專業,充分尊重學生進校後的二次選擇機會,學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學年均可申請轉專業,有多次轉專業機會,醫學院與本部之間各專業也可以互轉。
上大學不如上技校,真的是這樣嗎? - 天天要聞

上大學不如上技校,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上大學,跟30年前上技校真的有區別嗎?答案可能有點扎心,現在上大學的就業率,還真不一定有之前技校的就業率高呢。因為技校裡邊是教技術的人,一旦學會一門技術,最起碼找工作不成問題,最起碼不愁飯吃,而且技校的學費還便宜。
乘核破冰船去北極!俄「硬核」遊學8月啟程,今年首次面向國外青少年開放 - 天天要聞

乘核破冰船去北極!俄「硬核」遊學8月啟程,今年首次面向國外青少年開放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高管塔蒂亞娜·特倫蒂耶娃周二(11日)宣布,由該公司運營的核動力破冰船「50 Let Pobedy」號將在今年8月帶着來自俄羅斯、中國、印度、南非、匈牙利、亞美尼亞、烏茲別克斯坦的70名年齡在14歲-16歲的青少年進行一次「硬核」遊學——從「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港口出發前往北極,然後返回。特...
500餘名外省考生「空降」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擠占本地名額?當地回應 - 天天要聞

500餘名外省考生「空降」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擠占本地名額?當地回應

新京報訊(記者劉思維 實習生 郝哲琳)近日,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考生家長在社交平台發佈視頻稱,有500餘名外省考生突然出現在齊齊哈爾參加本地中考,並擔心他們擠占本地考生的公立高中錄取名額。6月13日,新京報記者從當地教育部門獲悉,今年外省考生實際人數遠低於網傳數量,根據政策,外省考生參加中考只能被本地民辦...
姜萍考上高中但選擇了中專,父親回應女兒全球數學競賽12名 - 天天要聞

姜萍考上高中但選擇了中專,父親回應女兒全球數學競賽12名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子璇)中專生、天才少女、數學競賽全球12名、服裝設計……這樣一些標籤,很難讓人想到是形容一位來自淮安漣水鄉村的17歲女孩。網友驚嘆她數學智商的同時又發出疑問,為什麼不讀高中呢?6月14日,現代快報記者前往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在學校門口,記者看到不少人開車到學校門口拍了照片,他們都說是...
可入編,漲工資!信陽招572人! - 天天要聞

可入編,漲工資!信陽招572人!

河 南 省 教 育 廳關於做好2024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各有關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教育局,各有關高等學校: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我省教育現代化,持續優化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現就做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