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明區長明中學200餘名學生來到長興鎮潘石村勞動實踐基地,在勞動教育專員與教師的帶領下,在農事體驗與學習實踐中體會勞動的快樂。

「同學們,誰知道我們平時用的筷子有多長?」在基地勞動教育專員的講解和引導下,學生們戴上手套,拿起刨子,把長木條放進模具里,一下一下推出筷子雛形,再用砂紙打磨光滑,親自上手體驗製作一雙筷子。另一邊,學生們6人一組、分工合作,挑選出合適的蘆葦,有序排列後再用繩線捆紮結實,共同體驗壓帘子的手工活動。期間,學生們或獨立動手,或分組協作,在扎風箏、制筷子、砌花牆、編草蓋、壓帘子、制烀糕墊等勞動課程中感受勞動的樂趣和滋味,在實踐中培養勤勞踏實、團結友善的勞動品質。


長期以來,學農是上海學生的「必修課」。崇明擁有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和完備的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產業資源,近年越來越多的學生來這裡開展勞動育人「大思政課」。早在2021年,潘石村和上海交通大學「牽手」,探索建設勞動教育實踐陣地,開展「收穫在金秋」勞動實踐。


今年,結合潘石村創建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目標和農村資源稟賦實際,區教育局與長興鎮攜手,將潘石村勞動實踐基地進行「升級」,共同打造上海市綜合性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形成面向全體學生、特色鮮明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引導學生真正地走出課堂、走向廣袤土地、走向農業產業,讓學生從小根植「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今年3月試運營以來,基地共迎來22批7500餘名大中小學生前來參與勞動教育。「在區教育局的指導關心下,我們整合現有資源、遴選和培訓勞動專員、建設實踐基地,目前已經形成了農事勞作、農器製作、農村治理、農俗協作等系列課程,培養了一批本土的教育專員。」潘石村黨總支書記湯美忠說,接下來,潘石村將進一步加強基地建設,不斷豐富課程、創新載體,紮實提升勞動教育育人實效,努力打造成為上海乃至於長三角的勞動實踐基地的標杆。
記者:許聰、張志豪
編輯:陳錦源